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59篇
  免费   340篇
  国内免费   78篇
管理学   3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71篇
人口学   101篇
丛书文集   1441篇
理论方法论   440篇
综合类   5976篇
社会学   578篇
统计学   3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167篇
  2014年   388篇
  2013年   456篇
  2012年   534篇
  2011年   626篇
  2010年   487篇
  2009年   451篇
  2008年   506篇
  2007年   667篇
  2006年   684篇
  2005年   650篇
  2004年   644篇
  2003年   597篇
  2002年   438篇
  2001年   397篇
  2000年   241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甘肃麦客以其极端的吃苦和耐劳,支撑着曾号称天府之国的关中农区的富庶与繁盛。论文以大量可搜集到的零碎文字记载为依托,试图还原一不为正史聚焦的几乎被当代史完全有意无意失忆的特殊群体之存在断面。  相似文献   
992.
中国当代历史文学:面向全球化的新语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面向"全球化"新语境的历史题材创作不仅在小说、戏剧和影视等方面取得了全面繁荣,也为文学反思民族历史、建立全球化的对话关系提供了新的契机.在这一认识背景下召开的"中国现当代历史题材创作"国际学术研讨会,突破性地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历史翻案"现象以及历史题材的概念内涵等新旧命题提升到历史观的层面展开广泛争鸣;对于影视创作中的庸俗化弊病,则提出了精神价值底线的新考量原则;从叙事学的角度进入对历史叙事可能性的探讨也别开生面;而新批评方法的实验和呼吁则直接针对严重落后于创作的理论批评.所有这些讨论表明,全球化不仅仅作为创作背景存在,它的影响已经深入地内化到历史题材创作的艺术实践中.  相似文献   
993.
中国古代绘画美学源远流长,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有重要的价值.清代画学集前代之大成,著述既多,研讨亦深,且四通八达,自成体系.其中,虚实观念是一条主脉,既牵连着诸家要旨,也表达出清人对绘画艺术的理解以及对传统绘画美学思想的发扬光大.本文着眼于清代画学里虚实观念的来龙去脉、绘画理论批评的种种表述,及其在"道"与"技"的各个层面衍生出的概念和命题,借以对清代画学中的虚实观有一个完整把握,并由此领会中国传统绘画美学的精神和特色.  相似文献   
994.
小说概念的辨析和界定是20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中一个长期未能得到很好解决的学术难题。这主要原因在于古代小说研究与古代小说创作之间形成了一种历史的错位。在此问题上,研究者的态度和做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研究者之所以态度不同,除个人文化价值取向、文学观念的差异外,也与他们研究这一问题时的切入角度有关。这一差异直接影响到对小说涵盖时段范围的确定。  相似文献   
995.
在世界历史学领域,“苏联体系”公开主张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世界史研究,最先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史体系的创建工作,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然而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苏联世界史体系也存在着某些弊端。因此,对苏联世界史体系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将有助于推动中国的世界史研究和世界史学科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99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在人们付出了百年漫长探索的历史代价之后,才逐步走出传统市场经济观的误区而最终确立起来的科学认识。邓小平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跨越了市场经济认识的百年误区,完成了划时代的理论变革,使社会主义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之中,焕发出巨大的活力。其意义远远超出了中国而影响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超出了当代而影响到未来世界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7.
文章简要论述了自汉朝以来,历代学者对《史记》标点的研究状况。对于《史记》中出现及使用的标点符号进行依照时段的研究阶段划分,并对古今的标点研究史作出较为详细的阐释和论述。  相似文献   
998.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揭示了人类历史的走向,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着重从三个方面对这一理论 作出总结与反思.澄清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关系,对"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的关系 作出了剖析,并且阐明了这一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坚持与发展。  相似文献   
999.
Growing evidence demonstrates the importance of transportation in improving family economic well being. This article sheds light on the hardship that one important transportation asset, private vehicles, may exert on families. Data from the Iowa Transportation and Employment Survey provided a unique opportunity to understand how vehicle access enables households to meet their basic needs, but may exacerbate their problems through the creation of additional demands on resources. Approximately 26% of the sample reported having experienced transportation hardship. The strongest predictors of transportation hardship were the presence of children in the household, low income, driving less reliable vehicles, and the unavailability of transportation assistance from someone outside the household. How to help families meet their transportation needs in light of this evidence remains open to debate.  相似文献   
1000.
试评吕坤的哲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坤是明代商丘著名的思想家,一生独立治学,以理学著当世。其哲学思想兼容并蓄,又学有所宗,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理气关系这一本体论问题上,他在主张“气本论”的同时,又提出“理”本论,存在着深刻的内在矛盾性。他关于自然、当然和偶然、“续”与“恒”、“常”与“变”、“渐”与“顿”关系的论述,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受其世界观矛盾的影响,其认识论存在着反映论与先验论的矛盾。他坚持可知论,认为人是可以通过向外格物来正确认识天地万物的客观世界的。但是,当面对外在的客观世界时,他主张向外格物穷理,是一个反映论者,当涉及到道德认知和修养时,主张向内反求,又成了一个先验论者。在知行问题上坚持“知先行后”、“知行并进”和“行重于知”等观点,强调知行的辩证关系,具有浓厚的思辨色彩,充满了辩证法的卓识。在历史观上主张以民为本,十分重视民的作用,并认为社会历史本身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的,主张“因时顺势,皆可变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