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20篇
  免费   272篇
  国内免费   59篇
管理学   58篇
民族学   185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06篇
丛书文集   1328篇
理论方法论   444篇
综合类   6348篇
社会学   399篇
统计学   8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296篇
  2013年   319篇
  2012年   445篇
  2011年   544篇
  2010年   524篇
  2009年   616篇
  2008年   756篇
  2007年   1179篇
  2006年   1062篇
  2005年   804篇
  2004年   519篇
  2003年   561篇
  2002年   255篇
  2001年   202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清朝前期 ,湖南境内普遍建立了以储粮备荒为目的的常平仓、社仓和义仓。此期 ,封建国家制定了严格而全面的仓储管理章程 ,湖南的官民也重视修建仓储。因而 ,各地的仓储在缓解社会灾荒危机中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实际上也是地方封建势力有效控制社会的一种微观反映  相似文献   
72.
成熟的市民社会是宪政与法治的基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民社会孕育了宪政文化,培养了法治精神,形成了社会权力,消解了国家压力。因此,宪政与法治的实现离不开市民社会的培育和成熟。中国历史上缺失市民社会和现实中市民社会不成熟是中国难以实现宪政与法治的根本症结。因此,中国建立宪政之途和走向法治之路就是培育和形成成熟的市民社会。推进经济的市场化,加强政治民主化和权力监督,推动社会利益分散化和利益多元化,推动思想意识和文化的多样化,这既是为了培育成熟的市民社会,也是在铺垫宪政与法治的基石。  相似文献   
73.
建立正确的利益导向 ,是实现社会控制和管理的必要条件。平等互利、相互依存、协调发展、以及实现人的利益的全面发展是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国家以及个人各种利益关系的争取的利益导向的内容。给予或剥夺一定的利益是社会控制的核心和实质。综合地运用经济、法律、行政、道德的手段调控人们的行为 ,才能收到预期效果。单纯的运用一种手段 ,边际效果必然递减。  相似文献   
74.
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先进的和谐文化。发展和谐文化可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动力、牢固的精神纽带、坚实的智力支持和良好的文化条件。  相似文献   
75.
日知先生与"封建主义"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历史的分期问题是为现代史学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从20世纪30年代起,国内学界就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限界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论辩,及至50年代中晚期最终形成了三大主要学派,即所谓的"西周封建论"、"战国封建论"以及"魏晋封建论"."50年代初,苏联史学界关于古代东方的研究成果较多地介绍到中国来,一部分中国学者开始从世界史的角度重新探讨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逐步形成了魏晋封建论的系统见解."[1]  相似文献   
76.
本文主要从横向与纵向两个角度阐述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并对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途径作了详尽的论述。  相似文献   
77.
封建社会可以分为领主经济和地主经济两个阶段.中国封建社会历时比西欧长得多,因为中国的地主经济阶段比西欧长得多.这就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迟缓问题的实质.西欧进入地主经济阶段和在农村中产生资本主义是同时的.中国进入地主经济封建社会,是由于要突破农村公社--井田制--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因而以秦国的商鞅变法和秦统一天下为契机,在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土地民得以买卖,变领主经济为地主经济,在政治上废封建、置郡县,变贵族政治为官僚政治.地主经济这一经济基础及由其产生的三位一体公式、官僚政治及其支柱科举制度这一政治上层建筑、儒家学说这一思想上层建筑、被科举制度打乱的阶级关系,即四位一体公式等,使中国地主经济封建制度得以延长,资本主义产生困难.  相似文献   
78.
林业发展阶段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阶段性是事物发展必须遵循的一个客观规律,林业的发展同样也具有阶段性.只有充分认识各个时期林业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和相应特征,才能更好地制定政策和发展战略.该文将以往的林业方面的阶段性研究加以综述,以期获得收益和启发,并为以后的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9.
又见宏图添重彩——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社会建设思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社会建设这一创新性的理论观点,这是一个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更为宏观的概念.社会建设、社会体制建设、社会秩序建设,是我国社会建设的科学体系.社会建设的内容包括和谐社会建设、注意四个建设领域的差异、抓好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等.社会建设思想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促进作用,也对我国的社会建设资源具有重要的整合作用.  相似文献   
80.
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和谐社会本身亦即政府内在的价值追求。公共服务职能是现代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由于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失衡和传统政府体制的束缚,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偏弱,现阶段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障碍,必须通过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