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12篇
管理学   27篇
民族学   5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27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215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掌握输油管道周围温度场的分布情况对管道的建设和安全运行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建立埋地输油管道周围土壤温度场的数学模型,并采用有限差分法编制的软件对输油管道周围土壤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模拟结果显示:随着输油时间的增长,原油热量在土壤中的传热时间增长,土壤温度受埋地输油管道热量的影响半径明显增大,由于输油管道对土壤加热作用的影响逐渐扩大,土壤初始温度线逐渐向下边界移动。模拟结果可以满足精度要求,为后续预测土壤传热规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2.
在山西省选取4条高速公路,每条公路上选取一段黄土路基试验段,开展现场回弹模量E0和承载比CBR试验,对回弹模量和CBR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对已有的相互关系式提出修正和补充,提出山西晋北和晋南黄土路基回弹模量和承载比CBR之间的换算关系,为山西黄土地区路面结构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3.
随着地方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人类的开发建设活动逐渐增多、加快,由此造成的水土流失也日趋严重。产生人为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有城镇建设、农林开发类工程建设、交通建设、资源开发等。对此,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人们的人为水土流失的忧患意识;并依法行政,建立健全水土保持制度体系和水保执法机构体系;同时加强开发建设项目的管理。  相似文献   
74.
本文以《河魂》、《天高地厚》、《秦腔》等新时期以来的农村小说为例,剖析不同小说中的“垦荒造地”的象征意义,试图折射出20世纪最后20年中国农村的命运,展示知识分子对农村变迁的感受和思考。  相似文献   
75.
非饱和膨胀土的本构关系非常复杂,涉及的因素很多,且多为因素间的耦合作用.本文探讨了用进化神经网络建立GA-NN本构模型,用8个物理力学指标拟和主应力差与轴向应变的关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6.
Old industrial landfills are important sources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in Europe, including Finland. In this study, we demonstrated the combination of TRIAD procedure, multicriteria decision analysis (MCDA), and statistical Monte Carlo analysis for assessing the risks to terrestrial biota in a former landfill site contaminated by petroleum hydrocarbons (PHCs) and metals. First, we generated hazard quotients by dividing the concentrations of metals and PHCs in soil by the corresponding risk‐based ecological benchmarks. Then we conducted ecotoxicity tests using five plant species, earthworms, and potworms, and determined the abundance and diversity of soil invertebrates from additional samples. We aggregated the results in accordance to the methods used in the TRIAD procedure, conducted rating of the assessment methods based on their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specific criteria, and weighted the criteria using two alternative weighting techniques to produce performance scores for each method. We faced problems in using the TRIAD procedure, for example, the results from the animal counts had to be excluded from the calculation of integrated risk estimates (IREs) because our reference soil sample showed the lowest biodiversity and abundance of soil animals. In addition, hormesis hampered the use of the results from the ecotoxicity tests. The final probabilistic IREs imply significant risks at all sampling locations. Although linking MCDA with TRIAD provided a useful means to study and consider the performance of the alternative methods in predicting ecological risks, some uncertainties involved still remained outside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相似文献   
77.
近几年新闻媒体曝光了“毒大米”、“血铅超标”等一批土壤重金属污染致害事件。我国在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中,长期以来没有重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特性以及针对这些特性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因此,现如今面临两大困扰:一是历史遗留问题全面爆发;二是缺乏相应法律规制。可以通过借鉴美国“超级基金”制度来建设我国自己的“超级基金”以解决受污染土地的治理问题,同时转变立法导向,重新制定符合重金属污染特征的环境保护标准以实现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规制。  相似文献   
78.
从吊罗山野生阿宽蕉居群采集根际土壤,选择性分离放线菌,并进行初步鉴定.采用葡萄糖天门冬酸培养基(GA)和腐植酸(HV)培养基分离,均添加了终浓度为50 mg/L放线菌酮、制霉菌素和重铬酸钾,以及0.5 mg/L复合维生素.共分离获得45株放线菌.对其中的19株菌株进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包括小单胞菌7株,野野村菌4株,链霉菌2株,疣孢菌4株,假诺卡氏菌1株,拟诺卡氏菌1株.  相似文献   
79.
庆阳市董志塬水土保持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土流失已严重制约了董志塬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采取保土治水的综合治理措施十分必要和迫切,文章提出了一些具体可行的治理对策:在塬面中心区可采取"井田"工程、路、网、渠工程、居民新村"集雨用水"工程、隔离带工程等对策;在塬面边缘区可采取防冲林工程、堤、坝、渠、池、塘工程、梯田内修建环形渗水壕沟工程、填沟造地工程、"汇水单元"水保工程等对策;在坡面区可采取修建梯田、密植林草、自觉利用坡面区的凹形坑沟等对策;在沟道区可采取分级筑坝、拦泥填沟、修筑谷坊、引洪漫地等对策。这些对策的实施可以有效利用董志塬区的水资源,泥沙就近拦截集蓄,不再流入下游河道,塬面区建成一块块平展的农田,坡面区建成梯田区和林草生态覆盖区,沟道区建成水产种植养殖区,把整个董志塬区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型示范区。  相似文献   
80.
农业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为民本,农业土壤污染直接关系着粮食安全,目前我国对于土壤污染并无专门的防治法律出台,而农业土壤污染仅靠《农业法》等几部法律有零星规定远远不够,在执法环节更是问题重重。本文分析相关法律及其不足之处,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