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1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61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教学实验法,对体育教育专业田径类课程"结构-定向"教学模式、结构合理的设计,并进行实验研究,验证了"结构-定向"教学模式有助于田径教学最优化.它对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形成运动技能,提高专项技术与成绩具有良好的作用与效果.  相似文献   
82.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结合我省田径运动的现实问题及未来发展需要,对田径项目发展的“环境优化策略”、“偏食策略”和“人才优先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我省田径竞技项目的长远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
急诊重点病种绿色通道管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急救绿色通道的内涵,探讨急诊重点病种绿色通道建设的重要性;从我院脑卒中绿色通道的建设、管理体会.探讨制定重点病种绿色通道管理制度、建设绿色通道硬件及培养绿色通道人才等方面的问题,保证急诊抢救治疗的及时、快速、有效。  相似文献   
84.
为了解田径运动各项群运动员在非智力因素各具体条目中的表现及差异,以陕西省田径高水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访谈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项群高水平运动员非智力因素水平进行了相互比较,总结了我省田径各项群高水平运动员在非智力因素方面的现实状况,同时对我省高水平田径运动员的训练提出了建议,以为进一步完善教练员对运动员的训练体系,做到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提高运动员专项竞技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
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生存状况是在校大学生最为重要的价值参照,它检验着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国家教育投资的成效,展现着社会的用人制度.为了客观描述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生存现状,我们对全国3854名大学毕业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并对他们工作的满意度、从业的稳定性和职业的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86.
IPv4向IPv6的迁移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ternet正处于由IPv4向IPv6过渡的时期.该文介绍了IPV4存在的问题和引入IPv6的必要性;IPv4向IPv6平滑过渡的几种策略和技术.重点分析了NAPT-PT策略的原理和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87.
与南北朝乐府不同 ,明代北方民歌除了在初始时期对南方民歌具有导引的作用外 ,其后便很少受到人们的关注 ,而且南、北方民歌的分野 ,不是十分明显。但是 ,李梦阳“真诗在民间”的理论 ,离不开“汴省时曲”的启发 ;广为人知的《挂枝儿》等吴歌 ,也原是“北人长技”。事实上 ,在“人情”的共同作用下 ,南、北方民歌步调一致地对旧传统发起了强烈的冲击  相似文献   
88.
人文精神问题的实质、运行和途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人文精神问题的讨论,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范畴。中国对人文精神的呼唤,又有自身特殊的文化路径,它通过现实多种矛盾表现出来。就人文精神建设的途径而言,则是要找到适合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的机制。  相似文献   
89.
对安徽省普通高校田径选项课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改革现有田径教学模式、构建田径健身教学体系、丰富教学形式、完善教学考核评价制度等对策与建议,以期尽快摆脱当前高校田径教学的困境,使之在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0.
通过问卷调查和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普通高校高水平的田径运动员的训练动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方案,为高校高水平田径队的健康成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