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3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39篇
管理学   83篇
民族学   42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48篇
丛书文集   231篇
理论方法论   79篇
综合类   1693篇
社会学   228篇
统计学   25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242篇
  2012年   173篇
  2011年   200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基于空间矢量法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建立在自然-经济-社会的三维空间的基础上,强调通过发展度、协调度和持续度来衡量可持续发展的程度和质量。在借鉴基于空间矢量法的可持续发展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空间矢量法的城市低碳生态化发展评价模型的不足,提出了改进的城市低碳生态化发展评价模型。在改进的模型中,重新定义了城市低碳生态化发展的协调度和持续度的涵义,并且利用所在团队曾经的指标体系和数据进行了对比研究。改进的模型更加强调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才能促进可持续的城市低碳生态化发展。  相似文献   
992.
协调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主要内容,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作出的回应和实践。协调发展的根本要义在于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在此过程中,"空间正义"逐步凸显,成为协调发展的优先性价值。"空间正义"具有多方面内涵,不仅直观体现在地域空间和生存空间中,亦隐含于发展空间和价值空间中。空间中的非正义非均衡的发展,体现了相对贫困问题的严峻性和紧迫性,体现了发展伦理价值排序中差异原则与公平原则的失衡,体现了对更好质量、更均衡持续发展的吁求。实现新时代的协调发展,需构建以美好生活为价值导向的空间正义观,关注空间生产与分配的正义性、抵制空间压迫与剥夺、保障公民空间权利的平等和共享。  相似文献   
993.
车辆路径问题的三阶段求解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由车辆路径问题规模的增大带采求解空间组合爆炸这一难点,从缩减解答空间入手,以节省求解时空为突破口,综合运用知识工程、模糊聚类分析、状态空间搜索理论和运筹学整数规划理论,提出一种求解车辆路径问题的三阶段求解方法.第一阶段分析物流配送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相关因素对客户进行初步划分,然后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将各配送区域中的客户进行细分;第二阶段采用带控制策略的深度优先搜索算法生成备选的车辆路径方案集合;第三阶段建立整数规划求解模型,并根据邻域规则将求得的解映射为实际问题中的行车方案.最后运用算例验证上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4.
《南柯太守传》的故事空间可以分成现实空间与梦境空间。在其叙事中,故事空间一方面作为“行为的地点”,承载着人物的各种活动,更与人物的活动一起构成场景,支撑起整篇小说的基本骨架,建构起叙事脉络;另一方面,其梦境空间以及现实空间中的蚁穴作为“行动着的地点”,在凸显小说的叙事意蕴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由此,小说所呈现出的基本时空特点便是空间维度的强化与时间维度的淡化,以及利用空间来表现时间。  相似文献   
995.
通过对江苏省徐州市东风村的田野调查发现,随着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村落社会空间迅速变迁与重构并极具特色,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生活空间的变革,形成前店后厂式的新型居住空间;商业空间的出现与发展;生产空间的扩大,专业工业园区的建立与完善;“网络+实体”的产销模式造就多元的产业空间。究其原因,生计模式的转型是促成乡村社会空间变迁的主要因素。在互联网经济的影响下,新的生计模式呈现出自发性、多元性与科技性的特点。社会空间的变迁与生计模式的转型不是单一的互为因果关系,而是互为关联。一方面,生计模式的转型促进了村落空间的变迁,另一方面,社会空间的变迁也为了适应生计模式的转型而不断做出调整。从现阶段的发展结果来看,村落社会空间为淘宝村实现生计模式的转型提供了可能,同时生计模式的转型促使村落社会空间走向多元发展。  相似文献   
996.
雕塑作为人类思维和劳动的产物,除了自身所具备的三维空间以外,还承载着雕塑家的艺术理想。观众在解读雕塑作品的时候,还赋予其不同的涵义,实现了雕塑的艺术意义。本文以中西方雕塑空间为研究课题,对不同文化创造的雕塑空间的差异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相似文献   
997.
未来的战场将在太空,“天军”也将成为21世纪的决定性军事力量。然而,中国在2007年进行的一次反卫星武器试验却在国际上饱受非议,通过分析《外空条约》第4条的内容以及美国的外空军事发展现状,可以发现中国发展反卫星武器不仅不违反外空法且具有正当必要性。  相似文献   
998.
2008年12月,欧盟理事会通过了外层空间活动行为准则的初步案文草案。随即,欧盟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征求意见。通过对该文件的内容加以分析,就中国政府如何应对欧盟的磋商请求提出了建议。总体上看,该文件具有自愿性,对中国没有约束力。如经适当修改,可以作为一份执行联合国有关外空条约和决议的备忘录而赋予其一定的国际法地位和约束力。  相似文献   
999.
张严 《阅江学刊》2010,(6):141-145
海德格尔的《艺术作品的本源》通过对设置入艺术作品的真理的考察,探讨了真理、艺术与存在三者的关系,阐明了人与存在在艺术中的关系。相对于海德格尔以前的作品,《艺术作品的本源》大大提升了空间的地位,更多地从空间的角度来探讨存在,并对艺术进行规定。艺术作品是存在的真理所照亮的澄明之境,是人与存在共属的"位置"和"空间"。  相似文献   
1000.
当“看到”打败“听到”:论景观在传媒时代的特殊地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景观是不同时期地球形态的集合。在文化地理学中,景观既有自然的、物质的形式和形态,又是指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景观是由感性的可观性影像建构起来的。在作为以影像生产和影像消费为主的景观社会里,景观不仅具有意识形态功能,而且已经成为现今人们主导性的生活模式。媒介每天都在提供可供大众消费的景观,以其丰富的影像世界构筑起景观社会,同时媒介也不得不受制于景观社会的商业逻辑的诱惑,走上了一条偏离自己本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歧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