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7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19篇
管理学   8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1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81篇
丛书文集   505篇
理论方法论   81篇
综合类   2361篇
社会学   88篇
统计学   32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314篇
  2013年   287篇
  2012年   212篇
  2011年   245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86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179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85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汉语词汇传承至中世的日本后,许多词汇的内涵和用例都发生了不同于母体国的变异。如日僧策彦周良所撰的日记《初渡集》中“东坡”、“丁丁”、“庐陵”、“烟景”、“一指”及“买臣”等词语虽皆源自中国,但已明显有别于我国同时期的用法,词义发生了很大变化,其原因主要可以归纳为两点: 一是新思想、新文化输入之结果;二是某些词汇一旦离开母体,其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就发生了变化,所以原来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信息易被摒弃或替换,常会通过表象或直觉赋以新意而作他用,这也正是域外汉语词汇的一种异于母体的传承与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992.
段兴臻 《东方论坛》2011,(2):75-77,84
随着社会发展,以"黑客"、"博客"为代表的"客"族新词得以产生与发展。"客"族新词的形成理据可以分成内部理据和外部理据两个部分。其内部理据包括词源理据、语义理据和形态理据三个方面,外部理据主要是指社会文化理据,同时也与人们求新求异的社会文化心理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993.
传统儒家的语言观以言与所言、言者与所言之间存在着的稳定性关联作为话语的语境。儒家和道家虽在其稳定性的看法上并不一致,但却因为儒言切中人性诸多特殊性质及专制政治的传统而成为主流话语。在社会发生转型,语境出现重大变化的今天,反思儒言的传统及其经验教训,对于言路通畅与社会和谐,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94.
空间介词"on"的多义性是从"on"的空间意义着手,将"on"的空间意义分解为三个义素,即作为介词的"在……上(表接触)"和"在……上(表示被支撑)"义项,以及作为副词的"在……过程中"义项。在此基础上,从人类认知的角度,应用术语动体、界标、路径可解析介词"on"的语义拓展过程,并给出"on"的语义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995.
新闻报道的空间建构是新闻报道有效叙事之重点环节,聚焦于现场的报道,是一种立足于深刻认知新闻现场和现场新闻之内在关联的选择性重构,现场既代表新闻报道的语境与情境还原,同时也是实现传受双方互动理解的一种审美超越。现场的报道空间建构不仅体现出新闻报道的时效要求对叙事策略选择的必然,更通过叙事设计的结构化、进入化策略来实践传受双方知觉场的共建,尤其在当代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报道的空间叙事策略将伴随社会空间的心灵感知而不断创新发展。重视并有效发掘、应用那些能够激发受众感知的想象力的空间要素,才是新闻报道未来创新的方向,空间的重构也绝非是媒介技术提供的拟态逼真,而是构建合乎受众认知需求与审美体验的空间实践,是叙事的社会参与,也是其心灵对话空间的共建。  相似文献   
996.
西方工业化进程中大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历经了由单核到多核、由小尺度到大规模、由功能单一到功能复合的发展过程,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特征,形成了生态屏障控制、核心集聚与轴向放射相结合、城郊新城建设、城镇群区域化发展等多种拓展模式。西方大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对我国大城市空间结构发展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大城市空间结构发展在经济水平和生产方式等的影响下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交通等技术手段是实现大城市空间结构转型的关键因素,通过调整内部结构、促进郊区新城建设以及都市群区域性协同发展等途径有助于实现大城市空间结构的多心化转型。  相似文献   
997.
《列子》在用词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其中有不少口语词。对“播迁”、“放生”、“附(抚)膺”、“孩抱”、“积年”、“解颜”、“居产”、“难色”、“穷毒”、“邻居”、“呻呼”、“施为”、“晓悟”、“意虑”、“稚齿”、“经涉”等16个中古时期的新兴词语进行考察,结果证明《列子》成书于东汉以降、魏晋时期。  相似文献   
998.
说到逆接关系的日语接续词,主要起着连接两个内容互相矛盾的事项的作用。即从前项看,后项内容的展开多悖于前项内容,后项是“非顺接的结果”或“与预测相异”。也就是中文当中常用的“虽然……但是……”。在该类词语中,常用词主要有[ガ][けど][のに][せに]等等。本文以[けど]为中心,以[女性のことは职场编],[男性のことは职场编]及[日本语の谈话の构造分析]为资料,对[けど]一词的的用法做出准确细致的分析,指出[けど]在对话中的各种不同的用法。  相似文献   
999.
古代字书、韵书因误解《方言》的复合词"筩褹"及其郭璞注,将原本表示"衣袖"之义的"褹"、"袂"两字误释为"复襦",并且将它们视为或体,从而违背了语言事实,也混淆了"褹"、"袂"、"襼"三者之间的音义关系。这些谬误依然保留在当今的字典、词典和古书注释之中。  相似文献   
1000.
网络语言的发展是汉语保持活力的重要源泉之一,我们应以开放包容的心态视之。网络新词汇在网络语言活动中产生,服务于网络社会的语言交际,效果是明显的。网络新词汇在网络语言世界具有一定的"全民性",但并不意味着它们最终能够成活下来,并有机会进入到现代汉语共同语的词汇库中。有三类网络词汇有可能成活下来,并最终成为丰富现代汉语共同语的新词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