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1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34篇
管理学   19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75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57篇
丛书文集   589篇
理论方法论   218篇
综合类   2619篇
社会学   498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280篇
  2012年   232篇
  2011年   279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209篇
  2007年   291篇
  2006年   279篇
  2005年   292篇
  2004年   257篇
  2003年   254篇
  2002年   197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词的出现是对传统诗教观念的突破,它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不但关乎文学自身的规律,还涉及到复杂的士人心理和社会关系的变革。笔者拟从文学接受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两个角度切入,探讨词在宋代的接受背景。  相似文献   
32.
政治课教学“激疑·讨论”模式,不同于传统的讲授法单向信息传递与谈话法一对一信息交流的模式,而是由教师主动设置疑问(激疑),以引起学生兴趣并质疑,然后通过师生间的互动讨论(释疑),最后求得共识与真知(无疑),从而培养学生的求知能力与主体意识,并进行思想政治上的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33.
出于对传统政治学研究方式的不满,早期行为主义政治学在研究方法和内容上发生重大转变。早期行为主义政治学不仅经历了从价值研究转向事实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静态研究转向动态研究的过程,其研究内容也从制度研究逐渐转向政治行为研究,并深受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影响。但是,早期行为主义政治学并没有大量运用定量研究,也没有从根本上摒弃价值研究。  相似文献   
34.
江泽民提出要用“三个代表”要求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要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 ,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 ,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建设先进文化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必须强化和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科学创新精神和创业奉献精神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江泽民关于“精神教育”的理念 ,是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35.
根据班都拉的动机理论和自我效能感理论 ,结合大学生心理特征 ,分析其精神需要 ,提出外语教学中对教师的要求、具体的操作模式以及外语课堂组织原则、课堂教学方法。强调外语教学中通过满足学生精神需要提高自我效能感 ,加之科学的强化行为 ,达到应试与素质教育并重的目的  相似文献   
36.
文章从政治的视角考察了汉魏文学 ,辨析了汉魏时代儒家诗教、文的自觉等理论问题 ,勾勒了汉魏文学与政治的流变态势和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37.
徐成淼的<爱海情潮>是一部散文诗体内心独白长篇爱情小说.作者以其对爱无限幽深丰富的心理体脸,以饱蘸情感的艺术笔墨对真爱的内涵进行了一番诗意的阐释.在物欲横流和精神匮乏的时代症候中,作者对真爱的重新思索,对精神之爱的执著追求,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小说在诗性叙事方面也作了一次较为可贵的尝试.  相似文献   
38.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和吏治、教育的建设 ;经济的发展首先要有吏治的保证和教育的支持 ;教育为政治经济服务 ,为整个社会输送干部和人才 ;吏治是在政治的正确指向下 ,通过教育的培养 ,完成对社会各方面的管理特别是经济的管理的。四环是互相套合的 ,是要均衡发展的。  相似文献   
39.
列宁晚年的文化革命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我国现阶段的精神文明建设又是对列宁文化革命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40.
本文主要观点是:建立选拔任用干部的监督机制是我国目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它关系到是否能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关键不是出了问题以后的解决方法,而是要加强对干部的主动监督,防止干部腐败变质.千秋大业在于用人,在选拔干部时应遵循已制定的科学规范,并从几方面加强监督,在工作中不断完善监督机制,同时要强调对干部的教育培训,并将其作为实施监督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