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1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64篇
理论方法论   47篇
综合类   344篇
社会学   145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31.
632.
关于性别议题,微博上呈现出“一边倒”的特点,即“女性弱势”议题相比于“男性弱势”议题更容易引爆舆论。男性弱势议题被忽视乃至被包容是结构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父权制下性别规范与性别偏见的询唤、特定议题中男性人格尊严权的隐身、对立情绪和情感定向的商业收割,催生并加剧了这一现象。从现实后果来看,性别规范在自我征引中不断被强化,带来性别烦恼,个体权利失衡和遭到破坏,关于性别议题的理想商谈环境仍然难以形成。  相似文献   
633.
行政确认作为一种信用监管的方式,能够发挥提高监管效率、稳定监管秩序、化解监管纠纷等重要功能。监管活动与监管场景决定了信用监管中行政确认的运用不能局限于某一固定模式,而需要有多样化的安排。信用监管“单一主体确认”的适用情形具有局限性,“联合主体确认”的方式方法具有单一性。因此,需要重塑信用监管中行政确认的理论模式。将多个机关的联合确认、信用信息平台的数据评价、信用报告等新型确认手段作为适用形式、表意形式和实现方式的一种。它们经过组合变化,能够形成五种实践性较强的行政确认模式,不同模式适用不同的监管情景,监管主体应根据监管实践的需要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634.
新时代十年来,我国围绕环境法制建设、环境政策规范和环境管理体制三个主要方面精准发力,环境立法逐步走向健全,环境政策规范不断完善,环境管理和执法效能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取得了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相结合、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坚持垂直管理与统一监管相结合、坚持刚性约束与多元激励相结合等若干工作经验。新时代新征程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仍需在制度内容丰富完善、制度整合衔接和制度执行落实等方面持续发力,协同推动生态文明制度的效能充分释放。  相似文献   
635.
无论税制设计如何完善、税法规则如何复杂,偷逃税、避税、税收筹划始终是税法运行实践中无法消除的事实,也是各国税务机关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税收征收究竟是以形式还是以实质为标准,始终是税法领域存在争议的话题。实质课税原则在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起源和发展有着十分相似的路径。在大陆法系国家,无论是肇始于德国的经济观察法,还是经日本学者升级后的实质课税原则,二者在税收立法中的确立最初都是源于反避税的需求,都是为了保障国家财政收入而对当时税法进行修改的结果。从实质课税原则在英美法系的演进过程来看,实质课税原则经历了被否认到被允许的过程。由于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主,实质课税原则主要通过法院的判决被确立,这与大陆法系通过税收立法确定实质课税原则存在明显的区别。从实质课税原则的产生背景来看,反避税是实质课税原则在两大法系税收立法或税收司法实践中产生或确立的直接动机或最初原因。法律实质主义和经济实质主义在税法中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场合,法律实质主义应当运用于"法律关系"的形式与实质不一致的情形,而经济实质主义应当运用于法律形式与经济实质不一致的情形。只有将法律实质主义和经济实质主义结合起来,才能应对纷繁复杂的各类税收问题,使税收的经济性与法律的权威性相契合。尽管实质课税原则在两大法系中有着不同的称谓,理论和实务界对实质课税原则的内涵和功能定位存在诸多分歧,但从实质课税原则的诸多争论中可以发现,实质课税原则并没有被全盘否定,而是实现税法上税收公平原则和量能课税原则的技术性、手段性原则,是对税收法定原则的重要补充,其目的是要求纳税人按其实质的税负能力来纳税,最终实现税负的公平分配。需要注意的是,实质课税原则适用于税法运行的各个环节,但并非适用于税法运行各环节的全部领域。  相似文献   
636.
为解决民事诉讼中长期存在着“证据偏在”问题,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和2015年出 台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都对其进行了规制,特别是后者规定了文书提出义务制度。但是过于保守 和笼统的规范在诉讼实践中表现出诸多不足,通过判决书为线索对文书提出义务在实务中的运行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域外的制 度经验,指出其缺陷和不足之处,尝试探索完善路径。  相似文献   
637.
学前教育师范生是高素质、善保教师资队伍的储备力量,引导师范生积极从事幼儿园教师工作,对实现“幼有所育”美好期盼、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有重要意义。立足计划行为理论“信念→知觉→意愿”的框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018名本科在读师范生的从教意愿类别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展开剖析。研究发现:学前教育师范生总体从教意愿不强,长期和复选意愿较弱;在师范类型、学校属性上存在显著组间差异,公费师范生当前从教意愿显著高于非公费师范生,地方院校师范生的总体、当前及复选意愿均显著高于省属师大的师范生;学前教育师范生的职业期望、职业认同、主观规范与从教意愿之间两两显著正相关,且职业认同和主观规范在职业期望与从教意愿之间存在显著的链式中介效应。建议:完善公费师范政策,增强学前教育师范生从教的内生动力;培育幼教家国情怀,坚定学前教育师范生从教的理想信念;涵养专业进取品格,锤炼学前教育师范生从教的职业认知。  相似文献   
638.
在疫情防控背景下的《管理学原理》在线教学活动中,笔者使用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直播、社交网络等多种方式结合,展开了对在线教学的实践,在情感态度和知识掌握两个层面验证该过程实现了实质等效。基于该过程的教学经验,线上教学宜采用“SPOC+直播的实质等效线上教学模型”,教师应对线上教学中的心理和社会因素以及未来发展给予持续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639.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s the social-cognitive underpinnings of young children's bias to follow the majority. More specifically, we focus on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children not only copy the behavior of a majority of peers, but whether they also understand this majority behavior as a social norm that everyone needs to follow. Additionally, we investigated whether seeing a unanimous majority or a majority and dissenting peer makes a difference for children's normative understanding. Participants included 180 preschool-age children (4-to-5 years old) who engaged in a conformity paradigm, where they either saw the behavior of a unanimous majority of peers, or additionally the behavior of a single dissenting peer, or only the behavior of two individual peers behaving differently (Control). Afterward, children mostly copied the unanimous majority and protested against others, when they deviated from this majority, thus indeed interpreting the behavior of a unanimous majority as a norm that others need to follow. However, when they had seen a majority as well as a dissenter, children's protest and copying in favor of the majority dropped. Overall, our findings show that preschool children interpret the behavior of a unanimous majority as normative. However, when children additionally see a dissenter's behavior, this normative interpretation is weaken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