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7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1.
根据准三维气动设计方法,用Bezier曲线作为环量的控制手段,设计了3类典型的离心式叶轮.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其性能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后部加载型式的叶轮性能优于其他两类加载型式的叶轮性能,并且通过利用Bezier多项式控制环量可以达到灵活控制叶片载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尝试用高压静电成囊装置(静电喷雾法)来制备一种强度高、生物相容性好的海藻酸钙-羧甲基纤维素钠液芯微囊.在初步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的方法考察了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以及氯化钙的浓度对成囊过程中微胶囊膜厚、粒径等的影响.同时结合不同制备条件下微胶囊的成囊性,优化海藻酸钙-羧甲基纤维素钠微胶囊制备工艺.在优化的工艺参数中海藻酸钠、氯化钙以及羧甲基纤维素钠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0,30,15 g/L.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微型燃气轮机旋流燃烧室实验台.采用二维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测量了旋流燃烧室火焰筒内冷态速度场.旋流燃烧室主要由3个旋流器和1个侧壁开有测试视窗的圆筒段组成.在空气流量为0.114m^3/s的工况下,得到了燃烧室火焰筒内气体时均切向速度分布及旋流燃烧室火焰筒中心截面和不同轴向横截面位置的速度矢量分布图.实验结果及其分析为旋流燃烧室的数值模拟计算和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三维RNG κ-ε湍流模型进行了旋流燃烧室内等温流场的数值模拟,给出了旋流燃烧室内不同截面位置速度分布的计算结果.数值模拟结果与文献中实验数据的比较表明,两者符合较好.该燃烧室采用叶片式旋流器并配置一次和二次空气径向射流.比较了一次空气射流和二次空气射流对燃烧室内流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旋流器进入燃烧室的旋转气流和一次射流空气在燃烧室头部形成回流区,这将有助于缩短火焰长度和稳定燃烧.一次空气射流深度几乎达到燃烧室中心,有利于气流的混合并增大回流量;二次空气射流深度较浅,其对燃烧室内流场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喷射沉积高强铝合金显微组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喷射沉积A l-Zn-M g-Cu合金的显微组织,同时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合金组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喷射沉积工艺得到的组织中晶界偏析不严重,晶粒多为等轴晶,且组织均匀,得到的沉淀相组织细小、弥散,沉淀相尺寸大约10 nm左右.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一种涡流定柴油机主燃烧室新型结构设计方案,即在缸盖底平面开设从通道口将燃气引向进、排气门凹坑的导流槽的新结构。并给出了在S195柴油机上的试验结果。试验表明,新型结构设计能明显改善高负荷及超负荷时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煤矿深井岩巷破碎软弱围岩的支护方法,结合煤矿大巷的支护工程实践,提出煤矿轨道大巷联合支护的设计理念和优化支护方案。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对新旧支护方案的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双网分步联合支护方法,充分发挥并提高围岩的自身承载能力,取得了较经济理想的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18.
钢铁产品点阵式打印机是现代钢铁生产线上的重要辅助设备之一 ,其打印头有双列式 (两排交错布置 )和单列式两种 .前者的字符高度的控制方法类似针式打印机 ,而后者的控制原理则完全不同 .本文介绍了单列式打印头字符高度的控制原理 ,分析了不同情况下字符高度的限制条件 ,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和实现方法 .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离子减薄术和透射电子显微术研究Ni60粉末喷焊层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喷焊层的固溶体有Ni-Cr固溶体和Y相两种。金属化合物有硼化物、硅化物、复合碳比物等。它们以不同的组织形式不均匀地分布。亮白层组织复杂,非单一固溶体。热影响区存在一层由铁素体和M23C6相间而成的组织。靠近基体的固溶体中有析出物,并存在密度较大的位错。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模具热疲劳抗力、延长模具使用寿命,采用等离子喷涂修复失效的热作模具,利用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 和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等手段分析等离子喷涂制备纳米陶瓷涂层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利用Al203/Ti02陶瓷纳米材 料作为喂料可使热作模具表面显微硬度平均为HV 1 056.5,平均摩擦因数为0.74,各项物理指标均提高了。该方法达 到了热作模具的使用要求,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