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民族学   4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27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95篇
社会学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4 毫秒
61.
孔子的人才思想是比较全面的。他主张“贤人政治”,认为“为政在人”,所以主张“举贤才”。他的人才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他对于人才选拔、使用的原则与方法及如何培养人才都有全面而深刻的论述,这些至今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2.
国际服务外包趋势与我国服务外包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外包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发展服务外包能促进我国产业升级、劳动就业、国外直接投资和技术进步。离岸服务外包加速发展,其中软件外包是最大热点。我国承接软件外包具有投资环境好、劳动成本低等优势和高质量的软件人才不足、软件企业规模小、品牌知名度低等劣势。发展服务外包必须转变观念、培养合格人才和建设国家品牌。  相似文献   
63.
为研究辽宁省现代服务业人才发展问题,对辽宁省现代服务业的重点行业进行抽样调查,认为辽宁省现代服务业人才具有规模和政策优势,但在人才结构、人才培养和人才管理机制等方面存在问题。因此要制定科学的现代服务业人才发展战略,实施有效的人才发展机制,优化人才培养和引进的社会环境,打造现代服务业畅通的人才链。  相似文献   
64.
国有企业青年知识型人才成才障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国有企业青年知识型人才成才状况的调查研究,分析阻碍这一群体成才的六种矛盾与冲突,并分别从青年个体、高校、企业三个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5.
培养模式直接决定着人才素质的高低。由于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的加速推进,我国原有的金融人才培养模式中教学内容陈旧、交叉过多、可操作性差,以及授课方式的过于呆板和单一等固有缺陷已经明显不适应这一趋势的要求,必须做出改革,必须把培养熟练掌握外语、计算机、业务处理和理论分析等多种技能的通识性人才作为我们的培养目标。为此,必须在培养方案、专业建设、教学教法、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几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66.
文章通过对高校与社会合作培养人才意义和价值的分析 ,提出了合作培养人才模式的具体构想 ,进而分析了推进合作培养需要注意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7.
举贤任能 鼎峙江东──试论孙权的人才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千百年来,历代史家大多或扬魏抑蜀,或尊刘贬曹,但是都将鼎足而立的吴国和 吴主孙权作了陪衬。这是有失偏颇的。孙权一生得人、识人、用人的历史及其人才政策的进步 因素,可从吴国之所以形成、发展并能与魏、蜀两国长期抗衡中窥见一斑。  相似文献   
68.
以大量数据资料为依据,从纵向层面分析了河南高校人才队伍现状,从横向层面比较中分析了河南高校人才队伍的突出问题,并在初步探讨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9.
中国加入WTO以后,国内教育市场逐渐要承受来自国际教育越来越强大的竞争压力。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环境,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应时代,迎接挑战,为培养新型高素质、国际型综合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70.
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态势 ,高等学校与社会的人才交流不可避免 ,但在人才交流的过程中 ,许多高校的优秀人才流动出现了逆差。人才流失对学校学生培养、学校事业可持续发展将产生严重影响 ,高等学校必须强化“人才强校”战略实施 ,在师资队伍建设中 ,转变观念 ,调整策略 ,正确处理好引进、培养、使用的关系 ,努力把高校建设成为人才高地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