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25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109篇
社会学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
魏晋时期,由于中央政权和封建传统相对削弱,孔教以外的思想被源源引入,形成了儒、玄、佛、道并立的文化格局.玄学的出现修补了前人理论上的漏洞,建立了唯心主义的本体论,同时也刺激了唯物主义的发展.由于哲学的介入,一时清谈成风,与此相联系的便是名士们避世态度的出现.避世、善清谈便是名士"魏晋风度"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2.
Englishasalivinglanguageisforcommunication .Butforalongtimestudentsarelearningso called“deaf and dumb”English .NeitherteachernorstudentspaydueattentiontooralEnglish .Yet,nowadaysknowingEnglishandcomputeraretwobasicrequirementsforcollegestudentstofindjobs.…  相似文献   
13.
在言语交际中,语用者均遵守双方默认的随意会话原则和语用容忍原则,故能排除模糊语言的干扰,从而达成交际;同时,在言语交际中,认知者是通过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自身的经验图式、文化素养、会话知识和与交际者的共识来认知模糊语言。而且,对模糊语言的认知能力会因人而异。为了提高交际能力,认知者必须不断丰富自身的生活、实践经验,提高自身的语言和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4.
网络时代人的社会化悖论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技术所铸造的网络时代导致了人的社会化的新变化,这些变化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进而形成了一系列的人的社会化悖论。主要有七个方面:创造力的发挥与智能的耗费;欲望的满足与判断力的丧失;孤独性的消解与固化;善性的张扬与恶性的膨胀;自由的获得与丧失;平等的欢笑与哭泣;个人整体社会化的提升与个人民族社会化的衰减。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谈话节目的特点和主持人在谈话节目中的作用,论述了主持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分析了目前谈话节目在主持艺术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书院兴盛了近千年,考其原由主要有:官学的衰落、佛教禅林的影响、政治斗争的需要和封建统治者的重视等几种。  相似文献   
17.
孟端星 《学术探索》2006,(1):112-119
抗战初期,高宗武奉蒋介石之命暗中从事和平交涉,在与日本交涉过程中,他没有欺骗或背叛蒋介石,也没有诱使汪精卫上钩,让汪跳火坑,更不是“双料间谍”;他无意做汪精卫的代理人,却被日、汪利用;在日、汪“和平运动”中,他仍然企图实现蒋、日“和平”;脱离汪精卫,是其从事“和平交涉”的主观出发点与日、汪“和平运动”的进展相矛盾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8.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单纯从语言角度已经不能对话语展开深入全面的分析和研究。话语标记语作为一种语言模态已不仅仅以文本模式出现,而是和图像、声音、动作、颜色等多种模态同时出现,共同完成语篇衔接的构建。本研究以《奥普拉秀》和《鲁豫有约》为研究对象,自建两个节目的文本和图片语料库,从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对比研究英、汉两种语言使用话语标记语的情况。研究发现英、汉话语标记语在话轮、接触及手势的运用上差异不大,在社会距离及视点的选取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xtent to which associations between mothers' elaborated talk about mental states and preschoolers’ behavioral adaptation (i.e., social competence and internalizing and externalizing behavior) and school readiness were moderated by emotion situation knowledge. Families (N = 120) were mostly middle‐income and White and 70 of the preschoolers (M = 50.65 months, SD = 6.19) were boys. Results revealed a posi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elaborated maternal mental state talk and social competence, but only for children average and high in emotion situation knowledge. For children low in emotion situation knowledge, there was a posi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elaborated maternal mental state talk and internalizing behavior. There also was a negative relation between elaborated maternal mental state talk and school readiness for preschoolers low in emotion situation knowledge. Finding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considering emotion situation knowledge when examining associations between elaborated maternal mental state talk and young children’s social behavioral adaptation and readiness for school.  相似文献   
20.
教师话语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它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媒介,另外一方面它作为目的语起着示范作用。因而,国内外今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教师的话语,分析其数量和质量与课堂教学效果的关系。针对大学英语课堂这一特殊而又关键的场所,对教师的话语从语言的调整、教师提问、学生的反馈作了介绍。除此以外,针对教师话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当从课堂,语言能力的角度提升话语质量从而有效利用好课堂的宝贵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