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9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53篇
管理学   23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0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39篇
丛书文集   383篇
理论方法论   123篇
综合类   2958篇
社会学   123篇
统计学   18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183篇
  2012年   226篇
  2011年   264篇
  2010年   213篇
  2009年   222篇
  2008年   233篇
  2007年   283篇
  2006年   319篇
  2005年   291篇
  2004年   242篇
  2003年   241篇
  2002年   200篇
  2001年   183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格式条款是合同法上的重要制度。我国现有合同法论著一般并未将格式条款的构成要件作为一个独立问题加以研究,笔者主要从六个方面分析讨论了格式条款的法律特征,即制订方面的特征、适用范围方面的特征、内容方面的特征、当事人关系方面的特征、形式方面的特征、解释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论技术异化的二重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是满足人不断增长的需要的手段和方法,属生产力范畴,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技术本身成为控制社会和人类的一种异己力量,这种现象叫技术异化.技术异化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表现方式,本文从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来探讨技术异化的根源.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在实践哲学思想上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同志的实践哲学思想,在继承邓小平实践哲学思想基础上,更具有新的时代特色。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是实践哲学思想的灵魂,贯穿于整个实践哲学体系;“三个代表”的思想是对实践标准的新发展,指明了社会主义实践和党的实践的基本目标;实践主体理论的创新,是实现社会主义实践基本目标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4.
学术水准是高校学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本刊 18年来视学术水准为理想追求 ,在办刊宗旨、专栏设置、文章理论层面等几个方面力求所刊发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技术创新是制造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和核心竞争力.培养员工的创新精神,营造有利于创新的企业文化环境,制定符合制造企业发展要求的创新策略,建立鼓励创新的管理机制和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是提高制造企业创新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从中国信息化实践看信息技术观的社会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信息化的技术实践中,不仅能够呈现出技术观的现代性特征,而且还能够反映出后现代特征。通过对中国信息技术观的技术理性和人文理性因素等分析,可以发现信息技术观的形成乃是一个复杂的、与社会相互作用过程的结果。围绕着信息技术发展和技术观的社会形成问题的讨论,具有多方面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利用上下解,Brouwer不动点原理及Lyapunov泛函方法,讨论了一类具有反馈控制的Logistic扩散系统的周期解问题;获得了周期解存在且稳定的判别条件.  相似文献   
18.
高校科技创新研究平台的构建与实现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高校目前研究人员之间的科技资源和成果相互封锁、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面临多方面的困难、政策不完善、难以组建创新团队,以及研究群体组织模式落后等问题,探讨构建科技创新研究平台的意义并提出平台构建形式,以改变科研小而分散的模式,整合科技队伍,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与资源的共享。  相似文献   
19.
无论从劳动产品的角度看,还是从社会的角度看,技术都是理性的表现;产品的生产过程,是一种技术展现的过程,即生产者的个性标记通过技术展现的过程,因此,技术本身也具有理性。理性的技术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技术的社会建构:理论探索与政策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的社会建构论以建构主义为思想基石,聚焦于考察技术被建构的过程。在该理论框架中,技术被界定为社会行动,从而消解了传统的“人—机”二元论,而走向一种“可塑因—不可塑因”的新二分法;技术的结构即是围绕技术的社会行动结构,各个行动者之间的权力分布和互动关系可运用网络方法加以分析;技术发展是一个建构的演化过程,其动力源自于各类行动者的建构作用,多样性源自于各类行动者的异质性,行动者之间的协商构成了选择环境;社会建构论包含一种建构论的政策思想,强调政策干预的持续性、地方性以及政策决策民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