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5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39篇
管理学   26篇
民族学   25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350篇
理论方法论   86篇
综合类   1742篇
社会学   73篇
统计学   1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68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近年来国内政府信任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实考量,我国学术界深入展开了对政府信任问题的理论研究;在政府信任的概念诠释、理论模型以及应用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理论成就;不仅成功开辟了政府信任问题的历史发生学视野、结构化视野和学科化视野,而且有效地促进了政府信任研究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塑服务型政府以及推进政治现代化等实践之间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32.
政治发展与政治现代化是当今时代我们用来衡量政治进步以及政治文明的两个重要的理论维度,两者之间有着极为紧密的理论关联。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政治发展与政治现代化是两个不同的理论概念,有着不同的运动机制、变化规律、发展趋势及理论祈向。中国共产党在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过程中,在处理这两者关系的问题上,有过成功的经验,也有着极为惨痛的教训。  相似文献   
3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键在于提高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而提高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的效果是提高领导干部素质的必由之路。要保证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的效果,首先要使领导干部从国际、国内形势和领导干部自身状况来充分认识搞好理论学习的重要意义;其次是选择正确的理论学习方法和途径,从理论学习的实践来看,集中培训、系统学习,集中面授、重点辅导,普遍号召、分层研读,施加压力、促进自学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最后要有保证理论学习效果的有效措施。这就要制定和完善包括领导干部脱产进修制度、中心组学习制度、干部在职自学制度、考核制度等一整套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34.
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多种原因,我国学者对全球化若干问题和理论观点的认识存在诸多分歧:全球化是客观的自然过程,还是主观的意识形态;全球化是单一的经济全球化,还是政治、文化、社会等整体的全球化;全球化是趋同化、一体化、单质化,还是多样化、民族化、异质化;全球化是物的全球化,还是人的全球化;等等。不同思想、观点相互碰撞、交锋,在争议中逐渐达成了一些基本共识:全球化至少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客观存在;全球化是一种动态的过程;经济全球化不可避免地对世界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影响;全球化具有主客观性:全球化过程内在地充满着矛盾;全球化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利益与弊端同在;现实的全球化是不公平的;等等。正确认识我国全球化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明确下一阶段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35.
中国共产党重视干部理论教育,也注重干部理论教育的制度化建设。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既继承过去干部理论教育制度化建设的做法,又根据新形势、新情况进一步加强干部理论教育建设,完善干部理论教育制度。不断规范干部理论教育的组织体系、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师资培养和考核等,使干部理论教育制度建设不断科学化、规范化,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为新生政权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一时期的干部理论教育制度化建设也形成了诸多基本经验,对新时代干部理论教育制度化建设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6.
基于新时代党和人民的奋进历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五个必由之路”的重大论断。“五个必由之路”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国为什么能够成功,也科学指明了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五个必由之路”在对新时代面临的挑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回应中,引领新时代中国取得重大成就,体现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高校思政课要深度阐述“五个必由之路”的理论内涵,深刻把握“五个必由之路”的内在联系,深入理解“五个必由之路”的重大意义。高校思政课既要结合新时代的丰富实践,讲好“五个必由之路”的中国故事,也要加强理论阐释,讲好“五个必由之路”的内在逻辑,以解疑释惑。  相似文献   
37.
基于流程视角的创业研究框架构建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创业研究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对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民营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对创业研究的框架一直存在争议.通过分析美国百森大学(Babson College)<创业研究中心创业研究前沿>(frontiers of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FER)中1995年-2002年的1 042篇学术会议论文和中国期刊网上1995-2004年的400篇有关创业研究的学术文章,回顾国内外创业研究的状况.提出创业研究应建立在企业寿命周期的基础上,基于流程视角展开,建立创业研究的一个新的分析框架.通过创业流程的维度分析已有的创业研究成果,便于建立创业研究的系统框架,发现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指出未来可能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38.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扶贫开发进入脱贫攻坚阶段。脱贫攻坚理论与实践创新不断深化推进,不仅彰显脱贫攻坚在决胜全面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地位,也预示贫困研究与贫困干预模式的转型。在习近平扶贫思想引导下,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推进扶贫体制、机制、路径的改革创新。顶层设计日益完善,实践领域不断破局,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减贫成效。基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践经验与现实需要,贫困研究和反贫困实践的互动愈加频繁,新理论引导实践不断创新发展,实践发展又为理论创新拓展经验基础。脱贫攻坚“理论[CD*2]政策[CD*2]实践”互动转换,建构了意识形态话语与政策科学研究的互动空间,避免了学术研究成果与现实发展需求的割裂,也激发了学术与政策领域的研究活力。推进这一模式的发展与完善不仅有助于脱贫攻坚的理论与实践创新,也有助于为世界减贫提供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39.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树立正确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简称“四观”)是促进理想信念教育的关键举措,秉持全球治理观是共商共建共享的国际政治王道理念。弄通这些重大理论问题,才谈得上坚定新时代的理论自信。  相似文献   
40.
构筑学生、学术、学科一体的综合发展体系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之一,这一重要论述准确框定了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的全新格局,理论内涵丰富,实践指向明确,是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行动指南.“三学一体”哲学社会科学综合发展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主力军和育人育才的主阵地,必须将构筑“三学一体”综合发展体系作为实施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的有力抓手,坚持“以学生为根本和中心”“以学术为基础”“以学科为支撑”,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把学科建设与育人育才两个目标相统一,基于学术创新能力提高育人育才质量.从理论前提上,明确体系中各要素的地位和作用、影响与关联,在实践探索中找到构建综合发展体系的主要思路和基本原则,进而更好地实现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