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68篇
社会学   10篇
统计学   5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2 毫秒
81.
将自适应脉冲控制法应用到一类单级间隙非线性齿轮系统,在控制参量中加入自适应控制方法,通过调节自适应控制器产生的脉冲强度将系统的混沌运动镇定到不同的周期轨道。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82.
垦东 18+32 块 Ng5、 Ng6 为曲流河沉积, 单砂体对比困难。针对垦东 18+32 块曲流河沉积特点, 论述了曲流河的沉积模式和沉积特点。采取标志层及辅助标志层划分层位, 以沉积旋回和等厚切片法划分时间单元, 以等高程对比法结合区域分析确定时间单元, 形成了比较合理的砂体对比划分方案。在砂体的划分对比中, 充分考虑曲流河的沉积特点。对差异压实给剖面造成的影响、 河道充填沉积与正常砂岩沉积的对比, 厚砂岩叠加或下切的划分对比, 薄层砂岩的对比划分等均从曲流河沉积特点的角度进行了解释, 最终建立了曲流河砂体的对比划分方法。精细的砂体对比与划分为进一步研究地质模型、 数值模拟及剩余油分析等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83.
"桃符"是对联的"渊源",似乎已成为联苑行家的共识。本文则认为,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文章指出:先秦文献中的对偶句式,是对联的原始形态;使对联的原始形态最终发展成为独立的文学形式的,先后是六朝的骈文、唐代的律诗、宋代的词和元代的曲。若论渊源关系,只有它们才称得上是对联的"渊源"。"桃符"不过是使对联"推而用之楹柱"从而获得"楹联"之称的媒介而已。  相似文献   
84.
采用磁控溅射法在F-doped tin oxide(FTO)导电玻璃上溅射得到一层致密钨膜,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纳米片状WO3薄膜,运用XRD、SEM、UV-DRS对产物结构形貌及光吸收性能进行了表征,并运用电化学工作站对产物的光电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产物在120℃1.5 M HNO3环境中水热处理3 h后,透明性较好且光吸收性能最佳,而在450℃煅烧3 h后的光电流最大。  相似文献   
85.
提出了一种提高周期信号DFT分析精度的同步抽样技术,对其原理作了详细的分析,给出了实现电路。文中以一组周期信号的DFT分析为例,比较了信号谱的幅度和相位误差,其结果表明频谱精度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86.
介绍了一种12GHz附近的高温超导薄膜微波表面电阻Rs测试系统。该系统采用低损耗高介电常数的蓝宝石,构成工作在TE011 δ谐振模式的介质谐振器,在77K时,利用测量介质谐振器的Q值得到单片高温超导薄膜的微波表面电阻Rs。分析了其耦合装置对校准物理模型的影响,通过改进耦合装置可提高系统测试的准确度。该系统与前三代测试系统进行比较,其测试准确度有明显地提高。  相似文献   
87.
分析了非同步时序电路测试生成所面临的问题。根据测试状态下非同步时序电路的时序特点,结合同步时序电路测试生成算法,提出和论证了一种解决非同步时序电路测试生成问题的方案,通过为时序元件建立完全模型,将时序电路中的时钟信号引入,为非同步时序电路构建出用于测试的单时钟同步电路模型,从而直接用同步时序电路测试生成算法解决非同步电路的测试生成问题。  相似文献   
88.
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关系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文章在初步建立区分东部地带和中西部地带的省际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作用关系统一假设模型的基础上,主要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及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构造了包括省际迁移劳动力的C-D生产函数,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省际人口迁移对1990年代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关系及贡献大小进行了比较深入地考察分析.研究发现:与根据时间系列考察得知的中国省际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互动发展关系一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关系也具有明显的同步即时效应和异时累积效应,而且异时累积效应也同样相对更强一些;东部地带1990年代的省际人口迁移对同期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步即时效应和异时累积效应,都表现为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中西部地带两者的作用关系前期呈负向作用、后期则转为正向影响;对全国各省区的考察显示,1995-2000年间的省际人口迁移对东部地带和中西部地带区域经济的发展都表现出比较密切的正向作用关系;从控制和缩小区域经济发展的东西差异来看,目前这种以非"常住"人口流动为主体的省际人口迁移模式还有一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9.
本文提出一种用曲线代替增大分度齿形角渐开线作端面齿形的新型插齿刀。该插齿刀的铲形齿形是渐开线,理论上无齿形误差,可加大前后角来改善插齿刀的切削性能,而不会对齿形精度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0.
介绍了接近满码道工作时不能满足系统性能要求的联合检测技术,研究了能有效解决信噪比恶化问题、大大提高系统性能的多步联合检测技术;提出了改进的并行多步联合检测算法,减小了系统时延;并给出了SCDMA系统中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