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民族学   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78篇
社会学   1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糖尿病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对糖尿病的研究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建立并优化小鼠脂肪细胞糖尿病药物筛选模型,然后使用临床抗糖尿病药物对该模型进行考察,并对海糖平(H)和杉糖平(S)两种降糖新药进行了筛选。通过Western-blot法检测GLUT4(葡萄糖转运蛋白4)以确定药物的药效。结果表明,用临床抗糖尿病药物考察模型能客观反映该药物药效。在此模型上,对杉糖平和海糖平的各个馏分进行初步筛选,发现两种药物的一些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72.
计算机硬件教学中,中断技术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特别是依应用要求的不同,中断控制器8259由编程设置的多种工作方式难于理解,本文就此问题作出简析。  相似文献   
73.
体触行为(touchbehaviour)是一种复杂的非言语符号系统,是一种文化符号,人们在交际过程中身体部位是否接触及接触的方式和程度,不仅能表达彼此间相互关系的信息,而且存在着巨大的跨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74.
屏风是《花间集》中出现频率极高的道具,《花间》词人在忠实纪录这一现实生活环境的同时,构造出了一个颇具文学价值的词境——“屏内世界”。构成“屏内世界”的现实基础是当日屏风之形制与使用方式的历史本真状态;其艺术基础则是屏风图案所具有的深厚的历史与时代文化内涵。由此二者切入,对《花间》词文本所作的解读即富有原生态的意味。在原生态的视角下,可以清晰地发现《花间》词中“屏内世界”词境所独具的艺术特征,以及其对宋词词境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5.
本文基于单片机CRT显示接口板(SCIB)之硬件支持,探讨了以单片机为核心的微机控制系统CRT屏幕编辑软件的开发,该软件具有工况参数实时显示,加工工艺参数屏幕编辑输入,控制过程实时干预等良好的人机界面。  相似文献   
76.
小说——描写触觉的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说与电影、电视、绘画等视觉艺术相比较,堪称描写触觉的艺术。它通过语言文字可以直陈种种触觉感受,因而它拥有更为广阔的艺术空间,拥有更多的创作自由。它可以把视觉艺术不能给予的东西让读者通过自身的体验兴发起类似的触觉感受,从而补充得更为完满甚至达到极致,这是小说的一个特有功能  相似文献   
77.
采用离心沉淀法将红、绿、蓝荧光粉分别沉淀在无色透明多晶MAO衬底材料上制作的荧光屏应用于新型红、绿、蓝三色CRT投影管中,该投影管的对角线尺寸为12.7 cm。 采用多晶MAO材料制成的新型投影管具有高亮度、高分辨率、高对比度、长寿命的显著特点。用红、绿、蓝三只12.7 cm新型多晶MAO投影管组装成的129 cm新型背投电视实验样机具有峰值亮度输出大于2 000 lm,水平分辨率大于1 800电视线(投影管),对比度大于150的特点。  相似文献   
78.
论新历史主义的逸闻主义 --触摸真实与"反历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历史主义将一般作为文学批评点缀的逸闻逸事发展为一种具有根本方法论意义的“逸闻主义”,强调其“触摸真实”和“反历史”的重要诗学价值。这对启蒙运动以来形 成并僵化了的审美与政治、文学与非文学、经典与非经典、文本与历史以及各个学科之间的 界限和壁垒具有强大的爆破力,也有助于文学批评打破形式主义的文本封锁和旧历史主义堂 皇叙事的话语垄断,使文学与人类生活的真实经验发生关联。这种将逸闻逸事与文学文本并 置的做法显示了批评家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同时也存在着随意化和程式化的种种弊端。  相似文献   
79.
《The Senses and Society》2013,8(3):323-345
ABSTRACT

Sculptural ceramic objects created by and for the body were made within the context of art-based research, in which theoretical explorations and studio practice were integrally interwoven. Studio explorations developed from theoretical knowledge gained from human physiology, and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lived experience” as expressed by Maurice Merleau-Ponty, through the experiences of the artist in making, and comments from visitors at exhibitions. The artworks challenge the visual hegemony of the art gallery by more fully engaging the body's sense of touch through the embrace. The sculptures, which were made by “casting hugs,” instinctively invite interaction, with soft curves that echo the human body, textures to visually entice individuals to touch, and a pleasurable weight that slows down responses. In public exhibition the artworks are enthusiastically embraced and held, broadening and articulating a tactile aesthetic for sculpture, and shifting focus from the sculptural objects themselves to one's physical and emotional experience of those objects.  相似文献   
80.
《韩熙栽夜宴图》的构图十分耐人寻味,画家通过“屏风”这一显性的道具直接分割时空,同时精心设计某些人物“隐性”的特殊姿态,他们与屏风一起,将夜宴的多个场景有序分隔和巧妙衔接,使得这幅长卷人物画浑然一体、气脉相连。《韩熙栽夜宴图》在构图上的这一独特创意,除了画面内容和主题的需要之外,其特殊的创作动机和观者期待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