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08篇
  免费   304篇
  国内免费   56篇
管理学   356篇
劳动科学   16篇
民族学   37篇
人口学   17篇
丛书文集   643篇
理论方法论   257篇
综合类   5168篇
社会学   244篇
统计学   13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328篇
  2013年   298篇
  2012年   384篇
  2011年   457篇
  2010年   375篇
  2009年   377篇
  2008年   425篇
  2007年   488篇
  2006年   559篇
  2005年   462篇
  2004年   473篇
  2003年   464篇
  2002年   349篇
  2001年   236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产权制度与交易成本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产权制度是所有权排他性失效之后 ,为了解决外在性和社会成本无人承担的问题 ,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而对权利关系予以界定、规范和维护的制度安排。交易成本是界定和维护产权必须支付的费用。我国的产权制度变革既是为了节约交易成本 ,也是为了获得制度收益。  相似文献   
12.
王为东 《南都学坛》2002,22(6):26-30
具结制度在清前期海外贸易管理中占据非常突出的地位 ,各种甘结、保结得到充分的运用。通过对其存在原因的分析、对其广泛运用的考察以及对其作用的探讨 ,发现建立在宗法伦理基础上的具结制度是传统管理方式的延续 ,并成为封建官府规范管理的基础。它束缚了所有外贸参与主体 ,钳制了外贸实际运作过程。对内压抑了本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对外不能抵御经济政治侵略 ,是清前期海外贸易管理具有闭关性质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各国开展对外贸易是为了能充分、有效配置国内外资源 ,并从中获得最大利益 ,但在追求最大利益的过程中 ,各国所采取的贸易政策都不尽相同。这些不同的贸易政策大体分为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两类。 2 0世纪 80年代初 ,一种既不同于自由贸易 ,也不同于保护贸易 ,但又兼有两者特点的新型的贸易制度开始出现 ,这便是“管理贸易”。管理贸易是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博弈的结果 ,是各国在无法达到最佳目标模式时所能选择的次佳目标模式 ,其本质是有组织的自由和协调的保护。一些西方国家先后采取管理贸易并获得了有效的实践效果。我国应正视这一新情况、新趋势进行贸易制度变迁与创新———实行偏保护的管理贸易政策  相似文献   
14.
医院融资方式改革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国外医院管理的经验与国内医院的发展现状及目前面临的问题来看 ,大规模的医疗服务要素重组形成集团化运作 ,与医院的资本运营是一种必然趋势。经过 2 0多年的卫生改革 ,医院的融资主渠道已经是市场而不是政府财政 ,医院产权制度的改革也已经拉开帷幕 ,医院资本运营的条件与环境正在逐步形成。本文系统阐明了在深化医院管理模式与融资机制的改革中引入资本运营的必要性 ,同时 ,以资本运营的基本模式阐述了资本运营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以助于医院资本运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国际贸易和投资理论习惯于从国家级的宏观水平上,对一个国家的总体贸易流和投资活动作出解释。产业经济学对贸易流和投资的分析却有自己的传统,其特点是在产业级的微观水平上进行分析。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产业经济学国际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的主题是揭示来自外国的竞争对本国市场绩效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主要利用产业层面的模型去揭示市场结构对进出口和外国直接投资的影响。这种方法把市场结构的构成要素(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度、交易成本等)作为决定贸易流和外国直接投资的动力机制。在WTO的规则下,这种产业经济学国际化的研究对指导中国的对外开放实践和国内竞争政策的制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二战后,产业内贸易发展迅速,发展中国家若要真正有效地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加快本国经济发展,就必须加入到产业内贸易的大潮中去。我国产业内贸易应从发展现状入手,着重对影响我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产业结构因素、产业组织结构因素和政策因素制定相关对策,以不断提高我国外贸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外贸英文信函翻译是实现涉外贸易的重要环节,也是外贸函电课程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分析了外贸函电翻译的主要特点以及现阶段外贸函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误区,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各国都将发展本国服务业作为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重点。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水平落后,优势依然集中在劳动力和自然资源方面。中国加入WTO后,服务业对外开放,面临内外威胁,但是服务贸易的自由化也同时为我国发展服务贸易提供了机遇。在SWOT分析基础上,本文根据我国服务贸易的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威胁,提出了服务贸易发展战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在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对外贸易与利用国外的直接投资之间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相互促进关系,而与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线性关系不十分明显。改革开放以来,国外直接投资对中国对外贸易具有替代效应,但总体表现为显著的互补效应和相互促进关系,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表现为正效应。今后,随着经济自由化、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的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将从互相促进的关系演变为一种相互融合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利用江苏省制造业2000--2006年的面板数据,从行业角度分析FDI对于江苏省制造业平均工资以及国有企业工资的影响,结果表明外资企业的进入可以通过提高整体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从而间接提高整体平均工资水平;劳动力工资与加工贸易的开放程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而与行业规模大小呈负相关.外资对于国有企业劳动力工资存在正的工资溢出,但是国内资本对于劳动力工资水平的影响与外商直接投资相比相差不大,甚至可以超过外商直接投资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