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5篇
丛书文集   71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426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误解的悲剧——对《欲望号街车》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欲望号街车》中,女主人公布兰奇颇为复杂的人物性格,引起了批评界对其人物形象及悲剧命运持久不衰的争议,本文旨在通过对田纳西个人成长经历的分析,剖析剧作者本人与女主人公之间的内在联系,透视布兰奇性格的内在冲突以及悲剧命运的成因,即:布兰奇互为矛盾冲突的性格反映了田纳西本人对旧南方所秉持的即厌恶又怀念的矛盾态度;布兰奇的悲剧是旧的南方文化的悲剧。  相似文献   
22.
屈原的美学思想体现出兼收并蓄、承前启后的特征。殷商“神人以和”、春秋战国追求自然美、现实美的审美倾向都有所表现。追求自由美、悲剧美,构成了屈原美学思想鲜明的个性,极富现实感和历史感。  相似文献   
23.
<雷雨>中的命运观一直是学术界观注的焦点问题,但关注往往停留在价值评判层面,很少有人对其学理内涵进行剖析.<雷雨>中的神秘主义思想观念很多,构成其思想本体功能的除命运现以外,还有天意思想和上帝观念.相比较曹禺所稔熟的<圣经>文本中的"上帝"形象可以包含"命运"、"天意"以及与"上帝"相类似的"宇宙主宰"、"第九个角色"等观念的特点,成为真正的<雷雨>的神秘主义思想本体.而其价值主要体现在悲剧艺术的审美功能方面,从作者的创作初衷看与学术界习惯上所说的现实主义并没有多少必然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4.
对孔乙己与陈士成的悲剧命运提出新的看法科举制度断送他们的前程,民众的冷漠把他们逼上绝路,鲁迅着重思考的是他们的寂寞与"五四"新式知识分子寂寞的联系,是鲁迅探索中国知识分子道路的前奏.  相似文献   
25.
本文从"乡土文学"特征的角度,对哈尼族作家小说创作中"乡土情结"的具体表现,即"田园牧歌"、"森林守望"、"女性命运"等情结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6.
论《琵琶记》的悲剧命运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琵琶记》在悲剧命运观的揭示上无疑具有开创先河的意义。它通过展示作为个体的人在与社会环境的各种冲突中,深刻地表达出那种“不可动摇的合理性与合情性”是如何既矛盾又统一的,以及这种统一又是如何使封建文人形成双重悲剧性格的;体现了剧作家对封建社会读书做官的传统价值观最直接的审视与怀疑。  相似文献   
27.
论约瑟夫.康拉德小说中的悲剧性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约瑟夫康拉德是英国现代主义小说创作的先驱,他的作品不但以印象主义著称,更以其悲剧性特质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他在作品中努力探索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以此表现了人的悲剧性命运。  相似文献   
28.
《圆圆曲》的艺术成就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伟业的《圆圆曲》是一曲前所未有的爱情赞歌,也是一曲人生的悲歌。它既写 了吴三桂与陈圆圆之间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也表现了他们的悲剧命运。从诗中的吴三桂身上, 显示了个人在环境逼拶下的痛苦。把环境对个人的压迫力量写得沉重而不可抗拒是从吴伟业开 始的,这也是《圆圆曲》能打动人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29.
论哈代悲剧小说的巧合手法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庆梅 《齐鲁学刊》2001,(5):139-141
英国19世纪小说家托玛斯·哈代以其独特的创作手法享誉世界文坛。哈代尤其善于利用各种巧合阐述自己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态度,从而使他能够超越同时代的其他作家,生动刻画出处于时代变化中人们的思想情感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0.
南唐后主李煜从地上皇一下子沦为阶下囚,南宋女词人李清照从仕宦贵妇到国破家亡、流离失所,身世的巨大浮沉使他们对自己悲惨处境的愤懑、对所处悲剧性时代的无奈以及对无常人生的深刻感悟,都真实地通过其词作表现出强烈的悲剧型美感,产生的独特魅力打动了千百年来无数读者的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