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9篇
  免费   174篇
  国内免费   41篇
管理学   204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27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43篇
丛书文集   558篇
理论方法论   173篇
综合类   3366篇
社会学   462篇
统计学   5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324篇
  2013年   458篇
  2012年   349篇
  2011年   341篇
  2010年   281篇
  2009年   293篇
  2008年   258篇
  2007年   314篇
  2006年   309篇
  2005年   276篇
  2004年   209篇
  2003年   247篇
  2002年   214篇
  2001年   190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8 毫秒
71.
性格特征是非智力因素结构中的核心成分,对智力的发展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体育教学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它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应充分发挥其优势,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发展优良性格,促进全面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72.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资助与培养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资助政策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保障,是党和国家惠民政策的具体体现,是高校正常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高校在开展资助工作的过程中,不是简单的资金发放,而应该是把资助与大学生的培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受到经济资助、分享党的温暖的同时,懂得如何才能成长为一名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73.
论邓小平的人才强国战略思想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邓小平理论中蕴含丰富的人才强国战略思想,邓小平的人才强国战略思想主要体现在重才、育才、选才、用才等多个方面。其中,重才是人才强国的前提,育才是人才强国的基础,选才是人才强国的关键,用才是人才强国的实践。四者相辅相承,密切关联,共同构成邓小平人才强国战略思想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74.
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入手 ,就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机械类和近机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机械设计基础》如何改革教学模式 ,培养新型人才 ,提出了以下设想 :建立具有“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装备机械设计专用教室 ;针对不同问题做小设计 ;改革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75.
论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是我国高校的重要任务。针对我国高校教育观念及教学管理方面存在的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种种因素 ,我们应采取相应的对策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76.
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博士研究生教育是国家最高学历教育,直接关系着“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为提高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反思了多年培养实践,提出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模式是由思想品德、业务理论、实践能力三个方面组成。通过本模式的方式方法教育培养博士研究生可能达到提高质量之目的。  相似文献   
77.
对材料科学素质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指出了材料工程类专业学生材料科学素质培养的必要性。从调整培养方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材料工程类专业学生材料科学素质的培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8.
工业工程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工业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目标及我国工业工程人才培养的几种模式,提出了适合高校工业工程专业教学体系设置的看法,结合学校情况对实现工业工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9.
教育的进步,离不开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以浙江省为代表的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时期:以扩充合格教师队伍为重点的院系调整时期、以发展义务教育师资力量为重点的师范教育稳定发展时期、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重点的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时期。浙江省教师队伍之所以能够由“弱”到“强”,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教师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和职称结构不断优化,其关键在于围绕教师专业素养、发展活力和职业声望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基于对浙江省教师队伍建设基本经验的梳理与总结,探索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与创新的实践路径,有助于推进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为促进我国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与创新应注重四个方面:在坚守中创新师范精神,促进师范教育专业化;全面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建立“新师范”实践共同体;加强师范教育政策扶植,提供必要的政策保障;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提升教师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80.
培训团队建设是实施“国培计划”的基础工程,是保证“国培计划”实施质量的关键所在。“国培计划”培训团队建设政策是引领“国培计划”培训团队建设实践的重要依据。以2010-2019年“国培计划”培训团队建设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基于政策工具与政策要素的二维分析框架展开研究。研究发现,“国培计划”培训团队建设政策经历了“建章立制”(2010-2012年)、“稳步发展”(2013-2014年)、“精准推进”(2015-2019年)三个阶段,呈现出政策工具差异化、团队成员多元化、运行机制精准化等特征,同时也暴露出政策工具运用失衡、团队建设目标不清晰、相关政策难以有效落地等问题。因此,“国培计划”培训团队建设要注重优化政策工具结构、明确团队建设目标、坚持因地因时制宜,进一步提升政策的长效性、持续性和精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