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45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200篇
社会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随着复杂性科学的兴起与复杂性范式的形成,近现代科学的主导方法论即还原论的弊端日益显著,很多科学家、哲学家对其提出了激烈的批判甚至全盘否定,但是,还原论与复杂性科学发展的历史轨迹与特点也表明,复杂性范式并不是全面抛弃了还原论,而是兼容并超越了还原论。  相似文献   
92.
差异的普遍性存在使个体价值呈现出多样性特征,但差异的同一性为个体价值的实现提供了统一的价值取向;个体价值的实现,既需要外在的理性资源调节,又需要个体内在的自我超越。这两种力量共同统一于个体价值差异互补的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93.
舒开智  张丽 《唐都学刊》2010,26(1):31-34
消费主义思潮深刻地影响着当代中国社会的日常生活,重新塑造着我们这个时代的审美文化品格与表征,同时也给学术界提出了新的审视和思考。面对当代审美文化呈现出平面化、世俗化、快感化和商业化的特点,学术界在调整自己学术理念的同时,更要坚守传统美学精神和审美正义,发挥审美特别是文学艺术的超越性和批判性潜能,揭穿日常生活审美化光环遮掩下的消费欲望横行的现实,从而完善主体的审美趣味和心性良知,挽救人的理性与感性的双重"异化"。  相似文献   
94.
针对资本主义辩护者自诩"资本主义具有无可替代性",施韦卡特与之针锋相对,以资本主义为超越对象,先是清算苏联模式,为新模式的问世扫清了障碍,接着提出了作为资本主义替代制度的社会主义的新模式——经济民主的市场社会主义,在此基础上,还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指令性社会主义国家、第三世界国家如何步入经济民主制度进行了理论探讨,试图达到超越资本主义的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理论没有瑕疵,我们应看到其局限性,同时也应肯定其在社会主义运动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
对女性严重的性别歧视倾向是英语的本质存在,表现在静态语义褒贬失衡、动态语义畸态演展、性别语序阳峰阴尾、文化心理定位男尊女卑。其形成原因亦很复杂,《圣经》是西方性别观念形成、性别文化心理定位的根本思想基础,生产力低下的人类社会初期在性别生物差异基础上形成的男性优势被男性物化于语言及思想中,同时性别文化定位亦有其生物学原因。在女权运动推动下,从政府、语言学家到全社会都在努力纯洁语言,通过性别中性化和性别明确化等手段,实现语言中的性别平等主张。  相似文献   
96.
情操作为人超越自身的感情现象,不仅是中西传统文化发生的内核,也是现代性文化发展的重要表现。本文简要梳理了中国儒、道二家与西方(主要是德国)代表哲学家种种关于情操的思想特点,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海德格尔基础存在论意义上的“情-操”思想特点,试图说明作为人存在之本源展开方式意义上的“情-操”现象,是如何为各种情操提供可能的。  相似文献   
97.
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德国古典哲学的精神生产理论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一方面,它从"人"的角度考察了精神生产,指出精神生产是人性的张扬和超越,是人的主体性生成的重要根据.因此,从方法论上它摆脱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从"物"的角度考察精神生产的片面性.另一方面,它又从精神生产的角度来理解人,把人当做精神性的实体,把精神生产理解为人的类本质或人特有的生命活动,把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当做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或人生的最高境界,从而深化了人们对人、人的精神生活或主观世界的研究,开创了近代精神哲学研究的先河.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以及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精神哲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这一理论的集中阐释.  相似文献   
98.
新时期以来的中国西部小说大致经历了从"合唱"到"追赶"再到"沉寂"的过程.随着当代文学的多元化发展,西部小说也逐渐表现出自己独特的追求.通过对这二十多年中西部小说所走过道路的考察,旨在反映西部作家们主体意识的觉醒、对于文学"本土化"的自觉追求以及为寻求文学超越所作出的种种努力.试图深入历史的肌理,通过对于影响文学发展的内部、外部环境的考察,指出西部小说在1990年代之后所表现出的新的创作倾向,并为新世纪西部小说的再度崛起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99.
理性具有超越性,它总是力图超越经验世界,追求更为理想、更为合理的理念世界。这是因为形而上的理想深深地置身于人之存在中,人本身就是形而上的动物,就具有超越性,人通过超越自身有限生命的追求,来展示其作为万物之灵的尊严和价值。正是这些因素,造就了理性独特的个性和哲学对理性之谜的无尽探讨。  相似文献   
100.
针对资本主义辩护者自诩“资本主义具有无可替代性”,施韦卡特与之针锋相对,以资本主义为超越对象,先是清算苏联模式,为新模式的问世扫清了障碍,接着提出了作为资本主义替代制度的社会主义的新模式——经济民主的市场社会主义,在此基础上,还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指令性社会主义国家、第三世界国家如何步入经济民主制度进行了理论探讨,试图达到超越资本主义的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理论没有瑕疵,我们应看到其局限性,同时也应肯定其在社会主义运动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