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06篇
  免费   266篇
  国内免费   96篇
管理学   8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55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30篇
丛书文集   1080篇
理论方法论   376篇
综合类   7016篇
社会学   310篇
统计学   1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210篇
  2014年   567篇
  2013年   539篇
  2012年   624篇
  2011年   770篇
  2010年   617篇
  2009年   545篇
  2008年   571篇
  2007年   724篇
  2006年   659篇
  2005年   560篇
  2004年   490篇
  2003年   488篇
  2002年   380篇
  2001年   299篇
  2000年   169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本文通过对<江雪>四个译文在格式塔意象的再现和重组上得与失的分析,得出在文学翻译中对原文格式塔意象的再现比对各个语言成分之忠实更重要.无论在原文理解、译文表达还是翻译评论上,我们都不可忽视文本的连贯性和整体性.  相似文献   
22.
关于行政伦理责任与行政伦理行为选择困境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政伦理责任在政府的政治责任、法律责任和行政责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现代责任政府建立的根本要求.笔者论述了行政伦理责任在公共行政中的重要地位,并对行政伦理行为选择的困境即行政伦理责任冲突进行了分析,以此来论述走出行政伦理责任困境的途径.  相似文献   
23.
文章运用关联理论交际观,以汉语散文名篇中特有的形式量词短语及其英译为研究对象,介绍了汉语特有的形式量词短语,并根据关联理论交际观,从翻译是传递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双重目的的认知交际活动的角度来解析散文中形式量词短语及其英译技巧。试图证明关联理论交际观能够指导译者过滤汉语中有文化特异性的语言形式,从而顺利传达出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  相似文献   
24.
弗洛伊德所开创的精神分析理论在文论领域的功绩和影响异常地引人注目。他的理论发展在西方大致有隐喻和转化两种情况 ,两者都体现出理论的创生能力。与此相比 ,中国文论界则没有在精神分析理论的培养基上结出自己的果实。  相似文献   
25.
论学术道德建设的运行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术道德建设的机制是多种机制的整合。学术道德建设主要应形成学术道德教育培养机制、学术道德舆论引导机制和学术活动规范综合运行机制。这些机制的良性运行 ,才能促进学术活动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6.
论教师的职业信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是对教师第一位的要求 ,教师的职业信念是教师献身于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 ,也是形成教师职业道德的必要条件之一。目前我国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职业信念问题没有解决好 ,广大教师应采取各种方式努力铸就自己的职业信念  相似文献   
27.
翻译研究与翻译文化观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如果以国外近半个世纪来翻译研究的进展为背景,回顾国内近30年翻译研究的历程,可以发现重技轻道、重语言轻文化和重微观轻宏观等值得反思的问题以及翻译语言学途径的不足与局限。因此,在翻译研究中应加强翻译的文化意识,进一步确立文化观,进而在翻译文化观的指导下,在多元文化的语境下深化我们的翻译研究。  相似文献   
28.
简略阐述了三种语义分析理论 -配价语法 ,格语法 ,论旨理论后 ,重点介绍了机器翻译系统所采用的语义模型  相似文献   
29.
通过对认识和建立科学生态环境的伦理观的必要性分析 ,突出阐述了科学的生态观、价值观和消费观的涵义 ,力求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新思维。  相似文献   
30.
义利观问题是中国伦理思想史的核心问题之一,历代思想家都十分重视对它的研究。王夫之在总结、继承前哲义利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义利观,并对义利进行了层次性及相对性的分析,既继承了传统道义论的精华,又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伦理思想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