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93篇
  免费   225篇
  国内免费   83篇
管理学   59篇
民族学   83篇
人口学   32篇
丛书文集   1061篇
理论方法论   276篇
综合类   5152篇
社会学   431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352篇
  2013年   410篇
  2012年   451篇
  2011年   520篇
  2010年   384篇
  2009年   393篇
  2008年   424篇
  2007年   529篇
  2006年   535篇
  2005年   464篇
  2004年   512篇
  2003年   477篇
  2002年   422篇
  2001年   301篇
  2000年   190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生态文艺学”作为一门新兴文艺学科 ,由于学者们所存在的视域差异及遵循的学术范式不同 ,其预构的文本存在着很多可写的形式 ,这本在人们的意料之中。然而 ,从学科的发展来看 ,这种状态毕竟是一种不利因素 ,我们应该对之进行必要的检视 ,使它朝着理想的文本模式发展  相似文献   
102.
文章探讨了网络对文学活动的强大影响,进而闸述了后现代状态下网络文学话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3.
本文运用演绎逻辑、归纳逻辑和辩证逻辑的基本方法 ,对鲁迅小说中的逻辑问题进行分析 ,得到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4.
李清照与安娜·阿赫玛托娃是不同国家的两个伟大的女诗人,她们的生活经历迥异,创作道路相似。她们的经历是时代和心灵历程的记录,是精神宝库的财富。  相似文献   
105.
今日的古代文学教学大抵只限于史的知识的介绍、作品章句的串解和一般意义上的赏鉴 ,而缺乏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人文精神的贯穿 ,因此 ,已明显地表现出与生活的严重脱节。要改变这一切 ,必须重新回到文学之本 ,即格物致知 ,陶铸性情上来  相似文献   
106.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时代所需要的历史叙述与文学观念 ,成为了学术的基本权力。 2 0世纪中国文学已经走完了它的全程 ,并完整地展现在我们的记忆与案头。纵览 2 0世纪中国社会思潮的史学进程 :从“人文主义精神”到“社会主义思潮” ,再向世纪末“现代主义理念”的嬗变演进 ,决定 2 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的整体走向 ,传统的“现、当代文学史”的分期理论与编史叙述的本质缺陷 ,清晰地暴露出来 ,从而有力地支撑着“2 0世纪中国文学”编史叙述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107.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从 2 0世纪初引进中国 ,在 2 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中形成最有影响的文学思潮。在百年文学的发展过程中 ,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经历了多重畸变与变异 ,也经历了多次的“恢复”和“回归”。研究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的百年嬗变 ,对反映 2 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分析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对中国 2 0世纪文学的影响和作用 ,探索 2 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规律和 2 1世纪文学的发展方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8.
工科大学生的文学底蕴越来越单薄了 ,因此 ,应采取措施加强他们的文学鉴赏力的培养 ,以此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 ,丰富精神世界 ,提高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09.
网络文学的出现再次激起我们对“文学本质”的追问。网络文学文本的生存形式从一个全新的层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较全面关照和认识文学 (及其传统 )的视角 ,只有以开放的心态和宽容的态度面对文学现实本身 ,我们才能更清楚地看清文学自身的逻辑 ,从而更接近和理解文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110.
世俗人生的表现是文学传统中不容置疑的存在 ,然而 ,共和国成立后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 ,只因激进话语的霸主地位而被强权扫地出门 ,消失于文学地平线。进入 2 0世纪 80年代 ,随着文学多元格局的逐渐形成 ,对普通百姓世俗生存境遇的书写已经成为了几代中国作家 ,特别是年轻作家群表达世界的重要方式 ,成为了文坛颇具争议却又不得不正视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