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20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95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抵扣权范围主要研究符合什么条件的进项税才可以抵扣这一基础理论问题.为了确保增值税中性原则和作为一种仅对私人消费征收的税的属性以及维护纳税人权益,需要避免对与经济活动相关的进项税抵扣权进行任何限制.根据对基于征税交易目的的使用这一抵扣必要条件的解释,增值税抵扣权实施应具有立即性、完整性和全面性的特征.当纳税人同时从事征税、免税或不征税交易时,需要根据(预)比例抵扣制度来实施相关的抵扣权.对于一些通常以最终消费为目的使用的货物或服务,抵扣权可以直接限制,但是构成企业自有活动客体的除外.  相似文献   
32.
蒲风是中国诗歌会的骨干人物。他不仅撰写了大量的白话新诗,还积极探讨诗歌理论。蒲风诗论在其诗歌创作中有着完美的演绎,既贯穿着"捉住现实"的精神,也不断地创造着诗歌的新形式。他以自己丰厚的诗歌创作实绩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诗坛增添了光彩,也为新诗走向大众化打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  相似文献   
33.
为什么康德对范畴的先验演绎写了两个阐释?我的回答是康德对对象的多种表述实际上是统一的,他的范畴的先验演绎是为了解答范畴为什么能对对象先天有效。他的两版演释都是为了这同一目的,而之所以写了两个阐释,除开第一版演释写得晦涩难懂之外,更主要是因为第一版演释并没有全部完成演释的目的,而第二版演释则发展完善了第一版演释。第一版演释康德所分析的对象是Gegenstand,是狭义的对象,只证明了范畴对此对象的客观有效性。第二版演释康德所要证明的仍是范畴对对象(Gegenstand)的先天有效性,但他这次则是从宽泛意义的对象(Ohjekt)入手,首先证明范畴对对象(ObjekI)有客观有效性,其次再证明范畴对对象(Ohjekt)中的狭义的对象(Gegenstand)有客观实在性,从而更加全面地证明了范畴对对象的先天有效性。  相似文献   
34.
由于共同犯罪的情况比较复杂,因此如何准确地追究各共犯人的刑事责任成为困扰刑事立法和理论界的一个难题。为解决共犯人的刑事责任,世界上许多国家或地区采取了对参与共同犯罪的行为人进行类型划分的方法。那么,将共犯人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是否必要?按照什么标准来划分共犯人?不同共犯人的体系设置是否合理等问题有待进一步分析探讨。本文以大陆法系国家或地区和我国的立法规定及理论研究为基础,对上述问题予以比较分析,并提出自己的陋见。  相似文献   
35.
有一些用自然语言表述的推理,用现行普通逻辑教材讲授的推理方法或规则难以推出或根本不能推出结论,而用真值表法则可以很容易地进行推理,而且这类推理简便直观;真值表解法推理的根据在于思维内容的一致性和确定性。  相似文献   
36.
孙绍振教授是一位立足于经验的理论家,他一向主张要从自己的阅读经验中归纳创造出自己的文学理论;而对于理论,无论是“拿来的”还是原创的,都必须用经验去充实、丰富或修改、颠覆之。因此他总是在具体的文本分析中创造和推进理论,使自己的学术研究呈现为经验与理论的双向运动。在普遍缺乏对经验的归纳能力与对理论的建构能力的中国文论界,这两种能力在孙教授身上的结合显得弥足珍贵,而这也正是该次访谈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37.
归责原则是侵权行为法理论的核心,归责原则的适用则是一项具有很强现实意义的课题。笔者从主客观归责原则包含的几种独立归责原则的概念、适用条件、适用范围及适用情形的论述中加深读者对不同归责原则使用的理解。本文就无过错责任原则与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与公平责任原则的区别表述了自己的观点,对于主客观归责原则最终应该保护的是真正善意的受害人作了一定论述,阐明了本文主旨即主客观归责原则应分情况灵活适用。  相似文献   
38.
This paper presents an overview of some recent results concerning statistical models and inference. specifically: grounds for statistical models. types of models that simplify by standard probability analysis, the use of categorical information in the reduction of the model with data, and the role of additives in the inference process. The relevant technical material has been developed elsewhere.  相似文献   
39.
马君武十分推崇卢梭阐释的自由原理,但他的跟踪译述大多只在译著文本上进行,卢梭十分关注的自由与人之本质、自然权利、自然法原理的关系以及社会契约如何可能等议题,马君武并未对其进行深入挖掘。究其原因,在马君武看来,从事实、事功的层面解读卢梭才是当务之急。故此,在解读卢梭的自由思想上,马君武存在以下几个倾向与特点:一是,与其说马君武是在解读卢梭,还不如说他向近代国人作了一次彻底的革命宣传;二是,近代思想知识界(甚至今天的国人)共同习惯的一种思维路径造成了中西方思想文化沟通的障碍;三是,马君武在近代中国这一语境下言说着“自我:——不是思想逻辑的表达,而是事实的申辩,因而,某种程度上说,正是前后紧继的革命浪潮淹没了学理论证及学术正态发展。   相似文献   
40.
逻辑与因明有着诸多差异.在逻辑中演绎与归纳是二分的,而演绎体系所要求的普遍必然性的第一原理,归纳并不能提供,这终令西学走入穷途.因明中演绎与归纳完美地于每一论式之中,而佛教认为并不存在普遍必然的因果规律,故因明并不存在西学的尴尬局面.此外逻辑与因明在各自认识方法中的地位及为自为他上亦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