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6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83篇
理论方法论   28篇
综合类   333篇
社会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财产申报制度作为防治腐败的科学机制之一,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所借鉴。跟进性制度创新其实就是一种制度移植,基于此,以政策移植理论为研究工具,结合我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化面临的一些困境与难题,对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构建进行前瞻性审视与思考,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期带来制度绩效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52.
后唐时期,由于庄宗宠信伶人,遂使伶人干政弄权、败纪乱政,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一种奇特的伶官现象。剖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隋唐以来音乐艺术的充分发展使宫廷伶人地位上升、庄宗本人笃好音乐、庄宗用人政策失误以及五代政治制度败坏诸因素。  相似文献   
53.
清代钦差大臣司法权主要体现在审理地方官员违法犯罪案件和京控案件两个方面,由于钦差大臣具有的特殊身份和地位,其司法权的行使对清代地方官员行政失职和腐败案件的发现与彻查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同时也对地方司法审判起到了重要的监督作用。但由于钦差大臣本身也是官僚群体中不可分割的一员,其司法权的行使不可避免的受到各方因素的掣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司法功能的正常发挥。  相似文献   
54.
在我国加速城市化发展的今天,城市公共管理及其研究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讨论城市公共管理中官方与民间社会的关系,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探讨清代武汉城市公共领域中的官民关系的形成和在公共事务建设管理活动中的具体体现,以期对当今武汉市的公共事务建设和管理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55.
社会管理在本质上是一种运用公共权威实施公共管理的行为,而要达到公共权威运用的最佳状态,不能仅仅靠政府单方面努力或单向度的控制,必须依靠政府与公民的共同努力、相互付出与彼此协同。良性的官民生态是形成协同共治型社会管理模式的基础,倡导良性官民生态对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必须着力培养和塑造"积极公民"的角色,加快推动各类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与完善,并充分发挥企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6.
清末衢州教案是在当地民教矛盾日深的基础上因维新派官员吴德潚与当地士绅在对基督教会上的显著分歧所引发。衢州镇道府官员对士绅民众反教斗争的纵容、包庇甚至公开参与则使反教运动一度失控,酿成巨案。案发后作为地方大员的浙抚刘树棠、臬司荣栓与蕃司恽祖翼的应对策略各异,这种差异是清廷中央对教会政策摇摆不定在具体地方社会的缩影,亦透露出晚清时期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已然发生松动。地方官绅往往基于自身价值观的考量,在处理区域危机时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分化。  相似文献   
57.
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女村官培养长效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单媛 《创新》2010,4(3):38-41
女村官是广大农村妇女的杰出代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培养女村官有利于填补村治资源流失后的农村干部人才的需要,有利于激发广大农村妇女投身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发挥女性特征,在新农村建设中起独特作用。当前女村官的现状是:总量不足,比例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参政层次普遍较低,实际作用发挥欠缺;后备力量不足。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使更多优秀的农村妇女进入两委班子,需要建立一整套女村官培养长效机制,包括法律政策机制、财政机制、组织人事机制、学习培训机制等。  相似文献   
58.
公案小说作为小说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具有明显的尚"清"、崇"法"、重"理"的精神风尚,它通过清官这一载体得以显现,从而赋予清官文化"激清扬浊"、"情法相容"、"循理而治"的美学质性。  相似文献   
59.
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中国反腐的选择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治理腐败中越反越腐的困境启示我们,有效治理腐败的关键是及早发现腐败。被世界各国誉为反腐利器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在预防和惩治腐败中发挥着他律和自律的双重功能,特别是能监测官员的财产变动情况,及时发现腐败。因此,走向制度反腐的中国应全面借鉴实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然而这一制度在中国的实施却充满艰辛和阻力,其中最大的阻力来自领导层,同时也存在着引发社会不稳定的风险。因此,财产申报制度的实施既需要领导层的"奥德赛精神",自己捆绑自己的手脚,也需要谨慎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60.
由于官本位的历史传统以及制度的非体系化和操作性的困难,我国当下的"官员问责"在法治化的道路上陷于困境.为走出这一困境,在理论上,"官员问责"的法治化首先是构建一种能够提供合法预期的行为规则体系;在路径上,既要注重制度设计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以使之成为良法,又要树立起良法被遵循的文化基石,由此才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法治型问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