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29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50篇
社会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古希腊时代的理性和法制观念,深刻影响了古典新闻自由的诉求。神学阶段的基督教神学和报刊集权主义理论极大限制了古典新闻自由的发展;自然权利学阶段的天赋权利学说、法哲学阶段的法制理论和主权在民思想、功利主义阶段的功利原则和反对多数人意见专政的思想,既丰富了古典新闻自由的内涵,又赋予了古典新闻自由现实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2.
功利主义的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利主义的首要特征是:将快乐、安康、福利看成是唯一的善,因此功利主义被视为享乐主义在当代的发展形态,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态和相应的主要代表人物,功利主义有其致命弱点,但它的产生也有社会历史意义,它所提供的以整体和未来为导向的思维方式、快乐原则和感受性标准为内容的道德智慧,在当代应用伦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3.
自由主义的理性观源于经验主义,乃是一种工具理性观。它强调目标的可计算性和可预测性,关注目标实现的手段,重视操作规程,坚持主观主义价值观,否认超越性的形而上理想的价值与意义,失却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关怀,是典型的功利主义价值观。  相似文献   
44.
西方经济学中收入分配公平观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西方经济学中收入分配的"公平观"可分为功利主义的公平观、古典自由主义公平观和罗尔斯主义公平观等三大类。这三种观点依据不同的哲学思想,从不同的视角去分析和把握"收入分配公平"的实质。功利主义着眼于分配结果,它的公平观具有强烈的平均主义色彩;古典自由主义者从分配起点入手,认为收入分配公平的实质就是法律面前的平等和机会公平;罗尔斯主义的分配公平思想同时重视了分配起点和分配结果,但首先强调的是结果公平。  相似文献   
45.
戈公振自由主义思想作为戈公振新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内在要素、显著特点和深层动因,对于构建当代中国言论自由的言说框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6.
审美和功利的矛盾是贯穿文学始终的矛盾。中国现代审美性文学并非人们所想象的那样不讲功利,它们反对直接的现实功用,主张从"人"的角度实现文学内在的独特价值。这其中,20年代的周作人首树"人的文学"的大旗,30年代的沈从文、40年代的徐訏分别从两个方面实践和丰富了这一主张。  相似文献   
47.
功利主义常被人们误解和曲解,但作为有世界影响的重要学说,功利主义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本文从功利主义的基本内涵、功利主义的效果论、功利主义与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事功之学”的关系和与邓小平理论的关系五个方面,为功利主义思想辩护,主张旗帜鲜明地提倡功利主义的伦理观。  相似文献   
48.
茅盾与其说是一个文学家,还不如说是一个以文学为武器的革命家.他是将中国现代革命实践与文学结合得最完备的人.他照亮文学作品的强烈的政治功利热情和"文学济世"的理想,在今天仍令人敬佩.  相似文献   
49.
道德的价值是功利的还是精神的?它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于人类的现实生活,还是对“为善而善”的形上追求?本文从道德哲学发展的历史入手,分析了道德理想主义与道德功利主义对这一问题的见解,并阐述了作者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两种道德观各自有其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恰当地把握好两者的张力,对道德理论自身的发展及发挥道德的社会价值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0.
王夫之将乾所代表的主动性、根源性、健顺一体性与"道"会通起来,旨在建立一个健动、主有的本体,反对佛老的虚空、阴柔。在对"元亨利贞"的发挥中,着力树立"四德可德,而智不可德"的理论,以此反对孤明、巧慧、重智轻德的世风。强调乾的普利万物的性格,把它作为天道固有的生生之几的自然贯彻,以此反对功利主义。这些阐释面向是王夫之总结明亡教训,重建健动笃实的中国文化这一意向的鲜明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