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8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7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116篇
理论方法论   25篇
综合类   765篇
社会学   24篇
统计学   6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31.
具象直观文化心理主要表现在汉民族习惯于凭直观去感知外在事物的表象。具象直观文化心理是多种汉语修辞格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使其呈现出生动形象的特质。受此种文化心理影响的意象化修辞格主要有比喻、比拟、通感、借代、拈连、列锦等。  相似文献   
32.
杨红樱的作品秉承"教育应该把人性关怀放在首位"的教育理念,充分张扬孩子的天性。其作品侧重树立成人是儿童童年的捍卫者、童心的守护者、儿童的贴心者和成长的引导者,并从这四个方面塑造了成人形象。  相似文献   
33.
介绍日语自动词和他动词的使用方法。并着重指出中国人在日语自动词和他动词的使用上容易犯的错误,同时总结归纳出相应的日语自动词和他动词的使用规律;对比和探讨在中日两国不同的语言环境下,自动词和他动词的使用差别。  相似文献   
34.
根据Fillmore的格语法和框架语义学理论以及Goldberg的构式语法理论,动词意义和构式意义都有语境因素的参与。Goldberg认为构式意义相对于动词意义有一定强制作用。本文支持另一种看法,认为动词意义本身包含着丰富的语境因素,构式突显了包括语境因素在内的动词意义的某些方面,形成不同的论元结构。因此,论元结构的产生跟语境因素的作用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35.
对于所采集的条码图像,为了适应实时性的要求,以得到不同光照条件下的最佳阈值,该文提出了把直方图双峰法、OTSU法及NLNiblack阈值法结合起来的改进的自适应阈值法。实验证明了该方法具有高效性和稳定性。为了在条码分割图像中获取QR码的4个顶点,首先,根据3个位置探测图形的特性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以求取对应的3个顶点,同时利用QR码的特征提出挖空算法获取条码的边缘,再采用过已知点的Hough变换得到第4个顶点。实验证明该算法在各种采集条件下可有效地得到QR码的4个顶点。  相似文献   
36.
动词重叠是汉语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文章通过对古代、近代、现代汉语中动词重叠的考察,对动词重叠的产生、发展繁荣、规范做了简单的论述.并就近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动词重叠的比较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7.
由于对传统的因袭和对大众口味的迎合,新武侠小说作家在创作中遵从男性视角以及对男权潜意识的向往使作品在女性观上基本没有什么突破,因而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上显得底气不足而有先天缺陷,他们的作品塑造的只是男性希望看到的女性,而不是真正的女性.新武侠小说建立的是一个美妙的以"情"义"为出发点的男人的乌托邦,因而在女权主义高涨的今天,这一文学样式的衰落是可预期的.  相似文献   
38.
“神”意象生命美的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哲学之"气"范畴是文学"神"意象生命意义生成的本体,从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生命观看,生命自由与生命平等是生命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39.
动词重叠式有状态形容词功能型和动词功能型两类。动词重叠的状态形容词功能从先秦到唐五代一般由VV担当,唐宋开始,VV的状态形容词功能逐渐减弱,其状态形容词功能逐渐转向以V1V1V2V2行使为主。动词功能型重叠式唐代开始萌芽,清代发展成熟,相继出现VV、V一V、VO一V、V了V、V了一V和V1V2V1V2、V1V2一V1V2、V1V2O一V1V2等多种形式,其中VO一V、V1V2一V1V2、V1V2O一V1V2等式逐步消失,其他各式行使动词功能,至今未变。是否有或可以有"一"、是否有轻读,可以看作区分动词重叠式是动词功能型还是状态形容词功能型的形式标记。  相似文献   
40.
“离形得似”与“以形写神”(上篇)相对应,构成了中国艺术形神论中的有神论一派。对此,较早从理论上系统阐述的是庄子,到唐代又有了更大的发展与充实。“离形得似”的审美内涵有三:一是反对把形似作为神似的基础,不认为形似与神似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二是主张由内而外,以神写形,追求“不似似之”的变形效果。二是在艺术形象创造上强调以“真”为核心,侧重于主体内在精神的对象化。这在今天仍有其理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