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20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6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41.
日语复合动词里的部分后项动词以及部分前项动词在构词过程中产生了语法化变化,失去了该词汇所具有的本来意义。其语法作用相当于汉语中表示极端程度的甚词表达,主要用来表示程度或者强调等意义。但是,日语甚词表达和汉语甚词表达之间在所用词汇上没有交集。所以,不能使用汉语甚词表达去套用日语的甚词表达。  相似文献   
42.
日汉V-V复合动词的异同--从中心词角度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动词对参项的支配角度考察日汉两种语言的V-V复合动词,并得出了以下结论并列关系的复合动词属于双中心词类型;非并列关系的复合动词中,日语基本上符合其中心词居后的原则,而汉语则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动补式的复合动词基本上符合中心词居前的原则,二是偏正式的复合动词与这个原则相反,属于中心词居后的类型.  相似文献   
43.
复合动词及其理据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调查基础上 ,重新评估复合动词的数量和使用现状 ,进一步研究了词的理据 ,认为 :复合动词的语义逻辑含义为简缩性标记语 ;主要语用修辞功能是简炼与强调 ;主要合成方式则是“显性简缩式”的缩造法和“隐性简缩式”的转换法。文章最后预测 ,复合动词在新世纪将有大发展。  相似文献   
44.
两汉时期的双宾语结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依据笔者的界定归纳了两汉双宾语结构的类型 ,并对各类型的结构式以及与非双宾语结构式的转换作了分析 ,最后将两汉与先秦的双宾语结构作了比较 ,认为 :上古前后期双宾语结构的五个主要类型是相同的 ,但汉以后大概只保留了四个 ;两汉带双宾语的常用述动有 4 3个 ,其中保留了先秦的 1 8个 ,而一半以上是更替和新生的 ;两汉双宾语结构式有 7个 ,但占绝对优势并能延续到汉以后的是A1式 ,而宾语前置的各种结构式已经锐减或绝迹。  相似文献   
45.
众所周知 ,把语言作为交际手段来学习 ,只学习语言现象的外部形式、语法单位的特殊性是远远不够的 ,应该在言语中学会运用它。因此 ,本文就副动词与否定词не连用时所表现的几种语义功能形式及其向副词的转化作了一些探讨。以便在实践中能有指导意义 ,能准确地运用它  相似文献   
46.
本文从英语教学的角度对英语中间结构进行了探讨。在提出中间结构的定义之后指出,中间结构的特点是隐含施动者、存在情态词及表示状态,并且只有完成动词才能够构成中间结构。同时,本文还探讨了如何区分四类英语动词的问题,并就英语中间结构的教学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7.
英语尾置前置词一般由不及物动词加上一个或几个必要的介词组成。这种带介词的不定式短语在句中通常作定语成分。有些词既可用作介词,也可以用作副词小品词;有些词只能用作介词;还有些词只有副词小品词的功用,而没有介词的功用。  相似文献   
48.
英语动词拟人转义的语用特点及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中有时以客观事物或抽象名词为主语 ,谓语却用描写人的动作、行为等方面的动词 ,这种现象称为“动词拟人”。拟人是作者将自己作为人的心理感受转移到了非人的物体、事物上 ,动词拟人能使无灵名词所表达的事物具有人的情感、情态或动作 ,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使静止的物体具有动态的人格化效果。由于中英文的思维方法、表达方式和具体语境的不同 ,英语动词拟人转义在翻译时要注意使用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9.
英语视觉动词:概念的转换和彰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认知语言学的框架理论,视觉因果事件可以细分为多个阶段,这些次事件在英语中可以用LOOK、WATCH 和SEE来分别彰显.根据不同次事件认知的需求,参与者和与动词有关的认知因子产生各种互动关系.因此,这三个动词有不同的视窗开启方式,并在突显性、详细度、视角方面有不同的表现.这些宏观和微观的认知描述可以很好地解释视觉动词的不同句法特征.  相似文献   
50.
本文将《米拉日巴传》等藏语文献与现代藏语拉萨方言作比较 ,考察了藏语助动词 yin的功能及藏语判断动词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