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20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6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英语使动句的汉译除了“使”字显形标记外,还应当充分考虑运用隐形标记的表现形式。译者必须挖掘并充分利用汉语已有的丰富资源,选取那些形式简洁,表达鲜活,意义丰满且为国人喜闻乐见的句子结构,使之在汉译文本中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52.
图形-背景理论源于心理学,后由认知语言学家用来研究语言结构的意义。图形一背景分离原则虽然是空间组织的一个基本认知原则,但也可用来研究语言,因此也是语言组织概念内容的一个基本认知原则。从图形一背景理论的基本思想出发,基于英语语料,探讨积极、消极、中间情感使役动词,从而为这类动词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3.
维吾尔语动词分为动作动词、状态动词、经验动词和关系动词四大类。每类下按动词配价能力又可分为一价动词、二价动词、三价动词三类。动词支配的语义成分有主事、与事、客事和补事之分。  相似文献   
54.
从《金瓶梅》看补语演变的向心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瓶梅>含有补语的句子中动语、宾语和补语的语序与现代汉语的情况很不相同.比较之后,可以看出补语演变过程中的向心趋势.补语对中心语具有向心力是语义表达的客观要求,句子结构要求平衡可能也是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55.
与非重叠式动词比较 ,重叠式动词语义上动作性增强 ,语法上自足性增强 ,语用上焦点性增强 ,在语义、语法、语用三个平面上都突出了动词本身 ,体现了其本体性  相似文献   
56.
存现动词的研究一直围绕着动词的非宾格性、论元的构成、there 的虚义、NP 赋格等问题,备受生成语法学家和其他学者的关注。存现动词是否具有非宾格形式产生了内外论元两种不同的假设,这两种假说彼此矛盾但其推论都有一定合理性,因此在学界关于存现动词论元假说一直没有形成定论。重音影响话语语义解释,从本质上讲,重音是话语焦点在语音上的表现形式;在重音分配原则中,内论元和外论元焦点投射理论与重音渗漏原则为焦点范域内词项与短语重读提供重要依据,通过重音渗漏原则,可静态分析话语中存现动词与 NP 的表层和深层结构,理清几种假说的前提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57.
视觉行为动词是对人类视觉行为的状态、过程和结果等进行描述的动词。视觉行为动词的语法化具有渐变性,在词义的"虚化"程度上存在着差别。语法化现象比较典型的是"看""见""望""相"四个。通过比较分析发现,由于语义特征方面的不同,它们在语法化的动因和过程中均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58.
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是一套使用非常广泛,十分受欢迎的面向第二外语和自学者的教材,但也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本文从单词、语法、练习三方面,总结了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存在的问题,并对教师和学习者提出了在教学中的弥补对策以及科学学习方法的建议。呼吁本教材的编写者能针对这些问题认真重新考虑、整理修订,使这套影响力巨大的教材更加完美。  相似文献   
59.
"He is anxious to teach"与"He is difficult to teach"之比较及其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e is anxious to teach"与"He is difficult to teach"中"he"的位置一致,但其论旨角色不同,"he"在前句中是施事,但在后句中是受事.乔姆斯基中的"标准理论"以及玻尔马特"非宾格动词假设"理论和"普遍联系假设"理论对此现象进行了阐释.其中玻尔马特之"非宾格动词假设"理论对此及其他相关现象更有解释力.  相似文献   
60.
英语语法教学一直是教学中的争论点,近年来流行的以交际为中心的教学法事实表明语法仍是不可少的。语法学术门派多种多样,应如何更有效地进行语法教学呢?本文基于对写作课外习作中错误的分析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认为把词汇和语法结合,并以动词为中心进行语法教学是一条可行而可靠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