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5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23篇
民族学   19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83篇
理论方法论   33篇
综合类   574篇
社会学   109篇
统计学   10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This review article examines how different types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from the specialized medical to generic social devices, influence belonging and sociality among deaf and hard-of-hearing (DHH) people. The emphasis is on DHH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who may be impacted differently across countries, given state-specific policies regarding the status of sign language and deaf education, and based on different availability, affordability, and accessibility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We introduce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n deafness, ranging from pathological to cultural, a heuristic on which we build to explore DHH socialities as complex and evolving. We then analytically review ethnographic research on how cochlear implants impact DHH people's belonging to the “deaf world” and/or the “hearing world,” and how they navigate between these worlds. Then we move on to technologies such as text messages and social media, which enable DHH people to extend their socialities beyond local communities. Belonging is a fluid phenomenon, and technologies which are in a constant process of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may influence it in complex ways. We argue that to explore questions of belonging, identity, and sociality among DHH people, and how they are shaped by technologies, (visual) ethnographic methods are particularly productive.  相似文献   
102.
马克思哲学研究的诠释视域及其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志辉 《求是学刊》2005,32(5):40-46
马克思哲学在东西方的不同历史文化语境下的不同诠释,造就马克思哲学的不同历史命运。对马克思哲学的研究必须从对马克思哲学的诠释与反思入手,找到探究马克思哲学的新的诠释理路,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一步发展探索出一条可能的路向。  相似文献   
103.
本文将推销人员的印象整饰置于大视野之下,认为应经由自内而外和自外而内两条途径进行,最终成就“诚之于中而形之于外”——达致内外和谐统一的整饰。文章对此作了理论和操作层面的探讨与阐述:内在途径是树立以推销对象为本、以使用价值为要的推销观和建构以予为取,予与欲同,显予之形,隐取之迹的取予观;并建立坚定的内在信念和进行持久的心理训练。外在途径是对自身视觉元素进行管理时,要以凭藉视觉传达、着眼掩瑕扬瑜、满足角色期望和谨守行礼如仪为管理理念;以仿象他人沟通方式,考虑推销对象背景,传递推销商品信息和呈示相关价值观念为配置策略。  相似文献   
104.
通过以沪深两市2009-2011年年度财务报告数据为样本,对上市公司其他综合收益列报与披露效果进行考察发现,三年来,上市公司"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列报的金额呈逐年下降趋势;各年均存在着报表间数据勾稽关系错误、漏填或错报"综合收益总额"项目的金额、未在附注中充分披露其他综合收益具体项目内容等技术层面上的问题;同时,发生混淆其他综合收益和权益性交易事项的问题较为普遍。在财务报表中引入综合收益指标,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分析企业的全面收益情况。其他综合收益未来在我国的会计实践中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0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是其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且是中国革命与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总结,是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客观需要。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必须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推进实践经验理论化以及理论表述通俗化。  相似文献   
106.
导游讲解能力是高校旅游专业学生各项专业技能中最基础和最核心的技能.导游讲解是导游语言中最能体现职业特点和专业水平的表达方式.优秀的景区实地导游讲解,能够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形象魅力和感召力,为当地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针对旅游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缺乏互动性、创新性等问题,需从训练学生加深对景区的了解,升华对景点的介绍,运用虚实结合的讲解方法和训练灵活机动的反应能力四个方面探讨提高旅游专业学生实地导游讲解能力.  相似文献   
107.
互动意义是多模态理论中的一个分析框架,它和功能语法中的人际意义一样,体现了与交际对象的关系。本研究以Kress和Van Leeuwen创建的视觉语法为理论框架,通过对房地产广告的收集、分析和整理,结果发现,房地产广告语篇中图像与观看者之间是信息提供者和接收者之间的关系,并且社会关系疏远,但是图像提供者尽量塑造和观看者平等的权势关系,而且他们偏爱饱和的颜色,给观看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影响观看者,使其采取行动,购买所广告的商品。  相似文献   
108.
隐喻对理解语言表面下的含义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概念隐喻、视觉隐喻和空间隐喻三个方面进行介绍,并认知隐喻下的思维方式。同时心理语言学家认为,隐喻是人们对日常知识与经验概念化的一种手段,反映了人们的思维方式,通过对隐喻语言进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对隐喻语言获得更多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9.
壮族青年女作家陶丽群的小说创作,呈现出新的写作态势:在小说叙述艺术方面,有着自己的鲜明特色;在表现乡村农民(包括都市弱势群体)生活时,不是一味地渲染其苦难悲切的场面,而是别出心裁地以充满微笑的艺术笔触,着力描绘农村生活色彩斑澜、给人暖意的世俗景观,塑造、揭示、颂扬社会底层人物具有的纯朴、勤劳、坚韧、本分、正义和宽容的可贵品质和力量;与此同时,为展示桂西壮族村寨别具一格的独特文化和风韵,陶丽群在塑造、刻划人物形象的同时,还注意用原生态的笔墨去描绘、还原桂西壮族村寨古今沿袭的独特风习。所有这些,都构成了陶丽群近年小说"底层写作"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110.
视觉的人称变化对观看的结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合适的视角既是合理观看的前提,也是艺术理念得以传播的先决条件。作品中事件行为主体的观看视角(第一人称视角)强调观者体验感知并沉浸其中,在心理上产生审美移情;事件旁观者视角(第三人称视角)与无行为主体假想视角强调叙述,更注重对事件本质的掌控。通过对视角的人称定位与变化的研究,将有利于更好的理解作品创作目的并协助创作,同时实现全方位、多维度视觉上的审美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