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89篇
  免费   261篇
  国内免费   91篇
管理学   21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70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496篇
丛书文集   684篇
理论方法论   462篇
综合类   3772篇
社会学   889篇
统计学   35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184篇
  2016年   179篇
  2015年   177篇
  2014年   328篇
  2013年   779篇
  2012年   382篇
  2011年   436篇
  2010年   359篇
  2009年   398篇
  2008年   360篇
  2007年   460篇
  2006年   511篇
  2005年   427篇
  2004年   359篇
  2003年   284篇
  2002年   249篇
  2001年   235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大跃进"中,农村集市贸易被迫停滞,农民生活受到极大影响,为了扭转这种被动局面,国家重新开放了农村集市,这可以为农民提供最基本的生活用品。在集市贸易的恢复过程中,国家权力和农民利益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冲突,为此,政府采取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在满足农民基本利益的同时,也维护国家权力的权威性。在此过程中,农民的意愿和行为作为力量的一极也不可忽视,相应的沟通疏导渠道,也是使这种社会冲突不至于升级的重要保障。在制度变迁和社会变革的背景下,对社会冲突的个案分析,有助于国家和市场在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中的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992.
在全球提倡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低碳生活日渐成为新的生活方式,低碳生活伦理也成为现代人道德文明素质的新要求。家庭是培养青少年低碳生活伦理素质的重要场所,应加强青少年低碳生活知识的认知教育、遵守和践行低碳生活伦理道德规范能力的培养,养成低碳生活道德行为习惯。从家庭生活的小事入手,加强青少年对低碳生活知识的认知;家长以身立范引导青少年选择低碳生活方式;强化养成训练,培养低碳生活行为习惯等。这些都是青少年低碳生活伦理素质家庭养成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993.
后现代思潮张扬"颠覆"和"解构",宣扬"边缘",追求"另类",躲避"崇高",倡导生活"无厘头"化。受其消极影响,一些青年学子失去了对生命存在的敬畏感,否定了生命延续的神圣意义,导致了一系列自杀、自残、施虐和杀人的极端行为发生。而当前我国高校中的生命教育却存在着教育体系不完善、教育方式不科学、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等不足。因此,在后现代思潮中应该有针对性地强化青年学子的生命意义教育:一是批判后现代思潮的虚妄性,教育青年学子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二是尊重青年学子的个性差异,引导学子学会达成社会共识和担负生存责任;三是以马克思主义引导青年学子的"三观"成长,塑造青年学子正确的生命观。  相似文献   
994.
《阅微草堂笔记》展示了文人丰富的梦幻世界。梦是文人人生追求和高雅情趣的表现:有追求科举与官禄的科名梦,有反映乾嘉学风的学术梦,有思考人生的哲理梦,有神秘灵感的诗歌梦,还有梦寐以求的古董梦。梦也是文人浪漫风流的感情世界的表现:有凄婉惆怅的爱情梦,有人欲放纵的艳遇梦,还有浸染男风的相思梦。梦表现出当时文人独特的人生追求和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995.
墨子“贵生”的道德追求,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或者寻求一种对生命应当如何的“生”之规范,他还试图在诸侯相战不已的非常态社会状态下,努力确证“利生”的功利意识在道德意义上所具有的“善”.从目的论意义上来看,“利生”之善既要符合“兼相爱”的天下之“义”,又要利于“生生之道”,“利生”的功利指向既是“生”之规范,又是何以“善生”的具体行为.对“贵生”在道德实践意义上的推崇,突显了墨子“义利统一”的社会伦理精神的世俗特色,此于身处社会变革与转型过程中的芸芸众生而言,确是一种普遍意义上的生命关怀.解读墨子生之和谐的伦理观照,对反思时下执政功利化取向,当有补益.  相似文献   
996.
屯堡人礼俗活动的高度象征化、深度混融性以及内在超越性,使得日常生活本身成为神圣进行自我表证的一个路径。当作为一种神显形式的礼仪实践被泛化为一种礼俗生活之时,神圣已非人们日常生活的"在外者",而是内化于其中。礼仪实践的泛化,使得神圣的仪式活动与世俗的日常生活的二分在很大程度上被消解,理解这种弥散于生活之中的神圣感,能让人类学的研究在经验上和观念上对从宗教话语体系中衍生出的"神圣论"加以适当修正,从而获得其更为深刻的解释力度。  相似文献   
997.
"忧生忧世"思想是王国维用来衡定境界高低深浅的主要标准,与衡定境界是否成立的"真"的思想,同为王国维"境界"说的核心思想之一。"忧生忧世"直接承袭了我国传统思想文化和文艺的精髓,也切合王国维悲观主义人生观及其人生体验。"忧生"重于"忧世",比较多地受到了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影响,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思想及其文艺理论的某种偏离和深化。在这点上,也显示了"境界"说是中西文艺思想合璧的结晶。  相似文献   
998.
当下,幸福作为一种教育文化被众多学者引入学校,通识教育成为培育大学生幸福人生的一个重要路径。通识教育的功能重在教化,即通过通识课程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使学生对人类文明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有深切的体验与感受,能够在与自然、与自己对话的过程中体验到幸福。让大学生过上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关键是"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在办学实践中的落实,当务之急是在大学通识教育中加强生命教育、人文教育和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999.
19世纪80年代后期之后,晚年恩格斯在批判以保尔.巴尔特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学者对唯物史观的歪曲,纠正党内教条主义倾向的斗争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的重要理论,如合力论思想,强调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思想,坚持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真正动力等思想。这些思想对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深刻的启示,在如何发展生产力、深化生产关系领域的改革;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强化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以及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当代诗歌正逐渐远离崇高的、形而上的美学追求,探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思想、文化转型过程中日益膨胀的享乐主义和消费文化的深刻影响;二是"民间立场"挑战"知识分子写作"的精英文化而导致的诗学内部裂变。日常生活审美化为诗歌创作开辟了广阔而新鲜的实践空间,使高雅文化形态更加贴近大众文化。同时,对日常生活的过度阐释和审美泛化也产生了大量语言俗白、情感缺位的"口水诗",从而遮蔽了诗歌的终极精神和语言魅力。当代诗学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寻求诗歌的"诗美"和"诗意",在日常语言结构和生命体验中保持诗人乌托邦的自由幻想和精神向度,自觉于诗歌的本体审美向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