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力提升和养成青少年的积极心理素质是当前政府、社会和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积极心理学为青少年积极心理素质养成提供了重要理论根源与实践手段。青少年积极的心理素质包括积极认知、积极情绪、积极意志行为和积极个性四个部分,四者相互联系成为一个整体,可以从重构理性认知、感悟正向情绪、形成良好习惯、提升自我修养四个方面来分别养成青少年的积极认知素质、积极情绪素质、积极意志行为素质和积极个性素质。  相似文献   

2.
姚昕 《南都学坛》2008,28(2):112-113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环境,家庭教育,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溺爱孩子酿恶果——父母教养方式不当;放松教育造恶果——父母监控不当;缺陷家庭子女易失足——家庭教育功能缺失;家庭成员坏榜样导致青少年犯罪——家庭教养行为不当四个方面。加强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健全人格培养应做到: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强化责任意识;家长要明确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重点所在;家长要掌握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科学方法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使青少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减少犯罪。  相似文献   

3.
低碳生活是通过降低、减少日常生活中的碳(主要是二氧化碳)排放量从而实现低耗能、低开支、低污染目标的新兴生活方式,它的提出是人类理性反思的结果。低碳生活具有浓厚的伦理意蕴,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生态正义是低碳生活的伦理依据;第二,生态消费是低碳生活的伦理诉求;第三,生态良知是低碳生活的伦理保障。  相似文献   

4.
媒介化已成为大学生的一种生存方式,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生活方式的技术性颠覆、思维方式媒介化诱变和价值构建的媒介化趋变。媒介化已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媒介教育、引导他们学会媒介化生存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媒介化生存语境下,大学生媒介教育的关键是媒介价值观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媒介认知观,培育大学生的媒介理性;培养大学生的媒介实践观,引导其媒介行为回归"应然";加强媒介伦理教育、增强媒介行为自律。  相似文献   

5.
养成教育是内在养成与外在养成的统一。但现实中我们却过于关注青少年的外在养成,内在养成明显不足。因此。隶属于内在养成的自我意识培养被忽视,从养成教育视角研究青少年自我意识培养的理论著述更是少见。本文尝试性地界析了自我意识与养成教育的关系;并从现实的角度分析了养成教育中青少年自我意识养成不足的家庭、学校、社会、自身等原因;最后立足于实践,提出重视家庭养成、依托学校培养、优化社会评价、转变养成视角、遴选参照对象、创新网络教育是青少年自我意识培养需要观照的六个方面,从而整合、协调一切有效资源,形成合力,实现青少年自我意识培养。  相似文献   

6.
论学校体育与青少年体育生活方式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生活方式是一种健康、文明的现代化生活方式,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体育生活方式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素质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是健康教育的需要;是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需要.为此,应全面强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加强学校体育文化建设,丰富课外体育生活;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以促进青少年体育生活方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家庭是青少年走向生活的起点,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长是青少年认识生活和学习生活的启蒙者,是人生的第一任教师,青少年产生违法犯罪行为与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本文着眼于家庭,并从家庭环境、家庭结构、家庭教育及家长素质四个方面阐述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原因。  相似文献   

8.
乔乐林 《南都学坛》2012,32(3):127-129
当前我国建构低碳消费伦理面临着经济模式的制约、主体意识不足、监督机制不健全、政策法律支持不够等诸多困境。为此,建构低碳消费伦理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加强教育与引导,转变消费观念,为低碳消费伦理建构提供内在动力;确立低碳消费伦理原则,为低碳消费伦理建构提供理念支撑;健全低碳消费伦理规范体系,为低碳消费伦理建构提供机制依据;出台低碳法律法规,为低碳消费伦理建构提供政策法制保障;突破资金、技术和人才瓶颈,转换发展方式,为低碳消费伦理建构解除外部羁绊。  相似文献   

9.
情商是促进一个人成长和成功的必然要素。情商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情商素质,应成为当今学校有效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略与措施。青少年情商素质与情绪认知、情绪管理、自我激励等心理健康因素有很大关系,重视情商素质教育,开展多样化情商专题宣传,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加强实践训练和心理咨询,有利于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0.
提高公民生态伦理素质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的生态环境和公民的生态伦理素质现状不容乐观,迫切需要进行生态伦理干预。普及生态科学知识,强化生态责任意识;营造生态保护氛围,奠定生态文化基础;完善教育,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完善法律政策,明确公民权利义务,提供生态法制保障;疏通生态参与渠道,提高生态道德实践能力;健全生态评价体系,激励生态行为养成;大力发展绿色科技,培养绿色消费习惯是政府、媒体、学校等社会主体宜于对公民进行生态伦理干预的主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青少年存在漠视家庭亲情、朋友友情、社会恩情和忽视自然滋齐情的感恩伦理意识问题,其原因归结于社会环境的影响、感恩文化的断层、道德教育的单一、家庭观念错位和自身修养匮乏等。政府、社会、高校、家庭和青少年自身都应采取有效措施和对策,将青少年的感恩伦理建设置于和谐发展的愿景中,使中国传统感恩伦理思想得到广泛传承。  相似文献   

12.
针对在低碳模式转型中存在着悖离经济伦理的现象,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阐述了经济伦理的构建是推动低碳模式转型的重要保证和内在动力,得到了坚持生产伦理,发展低碳经济;坚持消费伦理,倡导低碳生活的结论。经济伦理的构建能引导、规范低碳经济的发展,推动低碳经济转型升级,既能抓住转变发展模式,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难得机遇,也能促进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试论生态型生活方式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变工业社会生活方式是可持续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能否发展,就在于能否尽快地使自己的生活方式朝 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这要求我们在观念上要唤醒人们认同和接受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形成一套符合可持续 发展的行为规范以加强对人们行为的约束;引导人们确立生态型的生活方式,推动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长春市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进行资料的采集,在调查的基础上了解我国城市居民低碳生活的现状,多方面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并从实践角度提出建设低碳生活方式的具体措施,试图为我国城市进行低碳生活方式建设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人性本身无所谓善恶,其涵盖“人的动物性”和“人的社会性”.前者涵盖性冲动和生存欲两种自然欲求,后者涵盖性结合方式和群体性生活方式两种社会要求.亲属立法并不直接以人性为基础,从人性界分到亲属立法,中间需要有婚姻家庭伦理的介入.婚姻家庭伦理是对“人的动物性”和“人的社会性”进行道德评价的结果.婚姻伦理通过性禁忌、贞操观念分别对性冲动、性结合方式进行规制,家庭伦理通过不伤害原则、“同居共财”伦理/物权平等伦理分别对生存欲、群体性生活方式进行规制,而立法对婚姻家庭伦理的吸纳采歉抑路径.人性善恶假设是影响中西方亲属立法价值取向的关键原因.中国立法应以个体主义为基础,兼顾家庭本位的整体主义.  相似文献   

16.
低碳发展已从一个生态问题转变成为影响人类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在全球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城市作为人类生活的载体,其发展模式和发展轨迹必将成为全球低碳发展的关注焦点。作为中部一线城市,合肥如何走发展低碳经济之路,逐渐成为热点话题。大量有关资料显示,城市交通、城市建筑以及城市工业是阻碍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因素,通过对这些主要因素进行分析,能更好地发现关键问题所在,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对有效的对策。通过此方法来研究如何打造低碳合肥是可行的,即在分析了合肥市交通、建筑以及工业的低碳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以其独特的方式介入到社会各个领域,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新媒体为群众工作带来机遇和挑战,但目前新媒体环境下的群众工作存在认识不到位、态度不主动、运用不得法的问题。为此,提出运用新媒体开展群众工作的对策:党政机关、职能部门及其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新媒体的技能,从而运用新媒体一方面教育和引导群众,一方面与群众沟通互动;同时,拓宽对党员干部监督管理的新媒体渠道。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重构中国家庭伦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家庭伦理是“以家为本”,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深入,传统家庭伦理中的基本面已经与现实的家庭伦理生活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既不能有效地引导和规范人们的现代家庭生活,也不能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目标提供相应的伦理依据,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拖了中国现代化的后腿。只有用“以人为本”的新伦理代替“以家为本”的旧伦理,与中国社会现代化目标相适应的家庭伦理才能构建起来。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自身立法"的人本伦理观、"自然向人生成"的人本生态观和"人与自然界之间对立统一"的"人本和谐主义"为核心内容,研究低碳经济的生态伦理思想,培养人们的低碳经济意识,实现人类生存意义的重新定位,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形成与低碳经济相适应的生产生活习惯和伦理规则;低碳经济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本质要求,决定了其生态伦理思想必然以人性论和马克思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为其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20.
电视连续剧《傻春》是中国典型的传统主义家庭伦理生活的当代写照。家庭主义具有强烈的家庭一体感、重视家族嗣繁衍、强调属遵祖训、注重财物公有、重视家庭整体荣誉的特点。然而在当代中国,家庭利益与个人权利的矛盾、家庭私德与社会公德的矛盾、重男思想与权利平等的矛盾,使这种伦理观在当代面临解组的危险。新型家庭伦理观应坚持亲情与正义相统一原则、尊重每个成员的自由与个性、重视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等原则,这种伦理转向是传统家庭主义的当代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