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民族学   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83篇
社会学   5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古代所谓的魔法在内容上是混合了巫术仪式、医药知识和幻术等因素的一种专门化技艺或手段。中国古代社会中通行的魔法,既有本土特色,又有外来因素。在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中,魔法中最有奇幻色彩的由"大秦幻人"表演的一种幻术就主要传自埃及亚历山大。魔法往往被宗教传播者用来延揽信徒,在释迦牟尼的早期僧团中,就有一些成员是当时著名的"幻师";中古时期东来传教的西域僧人更是大量使用魔法手段来吸引教众,在他们的知识体系里,魔法知识占了相当大的比例。鸠摩罗什虽以义学与翻译著称,但他所掌握的魔法或幻术知识相当丰厚,其获得此类知识的源头来自小乘学术体系中所谓的"杂学"。在西域龟兹时,鸠摩罗什就使用过一些神异手段来预言凶吉;到中原后,鸠摩罗什对幻术等神异手段的使用主要是在停留凉州的17年中,而敦煌文献中记载的他用"纳镜于瓶"来验证"芥子纳须弥"的法术,为我们认识鸠摩罗什与后秦统治者姚兴之间的关系,提供了迥异于传世主流僧史文献的说法。  相似文献   
42.
晁天义 《求是学刊》2005,32(1):121-128
将史前中国解释为巫术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对历史上各种来源多样、性质复杂的传说不加辨析和区分,而是一无例外地视为著名巫师及其巫术的证据,这是近年来中国古史研究中一种显著的错误倾向.作为西方古典人类学单线进化理论的产物,这些解释不仅错误地判断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现实主义特质,与历史的实际大相径庭,同时也造成对大量古史材料的误读,使古史研究陷入不必要的混乱之中.  相似文献   
43.
桃符文化在中华各民族中都普遍而根深蒂固存在着,在中华文化中形成了一种独具景象的文化单元。桃符在长期的流变中带上了几分神秘和虚假,但它的根基是真实的。对它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举一反三,能透视到世界上各古老民族中的神话、宗教及巫术等等,其实它们的初型都是人类生活中的真实事物。  相似文献   
44.
将动物人性化是保存下来的早期志怪小说的主要内容。对这些动物故事的描述,"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精神世界,是当时社会思想发展的一个最有力证明。文章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中有代表性的"蛇"故事文本的阅读分析,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考察这些志怪故事的产生及其背后所隐藏的社会内容,在报恩观念和幻化观念中寻求人性化故事的合理解释,获得对中国民俗信仰的深层理念和中国文学生命移植原理的认知。  相似文献   
45.
含有“标记于门而禳解灾难”情节的民间故事在文中被归纳、命名为“灾难禳解”故事。对这类民间故事的叙事结构与表达功能的分析表明 ,“标记于门”是门祭巫术的遗存 ,由巫术到习俗的变迁 ,反映出人类应对灾难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变化轨迹 ;灾难禳解类型的民间故事便以非历史的方式展现了人们对自身行为的解释渐趋逻辑化的历程  相似文献   
46.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unsettle treatments of sovereignty that assume an intrinsic relationship between violence and the law even while critiquing the capacity of the law to ground social order through violence. In such discussions, the police become the embodiment of the force of law without content, especially in totalitarian contexts. In contrast, this article explores other conceptions of the police and by extension, sovereignty, at work in Kenya through an examination of police/citizen interactions at a marked political moment – the end of the 24-year rule of Kenyan President Daniel Arap Moi in 2002. Through a particular example of the complicated conviviality that pervades state/society relations in many patrimonial political contexts – in this case between a policeman, a bus driver, and the bus diver’s wife – I attempt to reframe normative conceptions about the police and of enforcement in the context of Kenya’s failing patrimonial economy of circulation and capture in the early 2000s.  相似文献   
47.
出版于1984年的《东镇女巫》是美国作家约翰·厄普代克为了回应女权主义运动以及批评界、尤其是女权主义批评家们对他作品中重男轻女倾向的反应而创作的一部小说。然而,小说的出版并没有受到女权主义者的称赞,反而引来她们的反感和批判。  相似文献   
48.
刘国勇 《民族学刊》2021,12(5):92-98, 117
肇自三星堆的“巴蜀符号”主要是由古蜀王国以蜀王为首的巫师集团带领西南族群集体创造的具有巫术意义的符号,反映了西南夷各族群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尤其是与祭祀活动或王权紧密联系的部分符号,彰显出族群独有的心灵世界。巴蜀符号一部分是象形符号,另一部分已演变为抽象的指示符号,有着浓厚的巫术意味。巴蜀符号的形神及书写方式被道教采纳和承袭,通过将其融入道教的文字符或云箓之中,存活于丰富多彩的民间巫术土壤之间,赋予了巴蜀符号新的形式与内涵。  相似文献   
49.
作为具有鲜明原始信仰色彩的宗教,藏族本教和我国北方民族萨满教在很多方面都体现出了相似性。比较分析本教和萨满教巫术仪式中“神灵附体”和祛病巫术中的“替身”现象,两者在昏迷原理、“附体”程序、“替身”仪轨和服饰法器等方面都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在巫师和萨满的选择、训练方式和巫术仪轨的理论化程度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教和萨满教各有自己的特点,把本教和萨满教等同起来的观点还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50.
气禁术是东汉后期出现的流传于吴越地区的一种独特巫术.在六朝时期,气禁术经历了深刻的转型,由地区性的少数民族巫术,逐渐传入汉族社会,经过葛洪的整理,变为传统行气法的一种,被纳入道教和医学双重范畴,开始广泛传播.隋唐时期,气禁术正式为官方医学所承认,由此而成为我国传统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