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民族学   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83篇
社会学   5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巫术与东北汉族的饺子食俗紧密相连。逢年过节、喜庆时日及日常生活中 ,东北汉族不仅视饺子为美食 ,而且还相信饺子能与神秘的力量发生巫术交感作用 ,对外界客观事物及行为产生影响。于是 ,结合了巫术成分的饺子食俗被巩固、深化 ,而渗透在食俗之中的巫术观念也进一步扩展 ,一代代人将其习俗化  相似文献   
82.
巫是一种异常古老的文化。我国南楚地区历来巫风昌炽 ,时至今日 ,这里的民众巫风观念仍较浓厚 ,祈求性巫术普遍存在。祈求性巫术是一种虚幻的信念与手段 ,其目的是镇邪祛病 ,消灾免祸 ,求得人丁兴旺和获得生产丰收。它具有种种消极因素 ,抓紧在其消亡之前搜集原始资料 ,以便进行巫术理论、民俗学、人类学、宗教学和法学等多学科的全方位研究  相似文献   
83.
狂士屈原是在楚国相对独立、原始的文化生态环境和战国特殊的历史背景中孕育出来的。他的个性呈现出孤芳自赏、愤怨狂躁、执著不回的特点,并带有怪异不经的叛逆色彩。此种个性与同时的狂士孟子、庄子明显不同,我们可将他称为“孤忠怨抑”型狂士。他的复杂个性展现在政治抒情诗中,形成了极其独特的创作形态:章法大起大落,复杂多变;语意重复错杂;比喻多善恶对举等。  相似文献   
84.
“民间信仰”的重新界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民间信仰"的研究中,应将"民间信仰"与"民间宗教"区别使用,尽量使用"民间信仰"这一学术术语而不要采用具有政治意识形态色彩的"封建迷信"一词,应主要采用"民间信仰"来概括现代社会中的民间仪式活动但又不要否认其中可能存在的巫术遗留或巫术倾向。"民间信仰"可以重新界定为:与制度型宗教相对应的一种宗教类型,由广大民众(包括城市和农村民众)基于对某种超自然力量(祖先、神、鬼及风水、阴阳、命运等神秘力量)的信奉而进行的祭祀、崇拜、占卜、禁咒、灵魂附体等各种形式的仪式活动,这种仪式活动可以发生在家庭、祠堂、登记或未登记的宗教场所内。在"民间信仰"这个大概念基础上应提炼出更具分析性和指导性的"小"概念。只有经历一个类型学比较研究阶段,才能最终完成认清中国民间信仰的真实图景之宏愿。  相似文献   
85.
中国商周青铜器与古希腊雕塑同属于青铜时代的艺术, 同为人类当时艺术的最高峰,它们可以相媲美,但是由于中国与古希腊系两种不同的文化,它们在内在意蕴、功能及艺术创造原则上都存在区别。中国商周青铜器更多地与宗教祭祀、巫术、政治教化相联系, 在创作原则上主要为象征主义, 而古希腊的雕塑则更多地与神话、 审美相联系,在创作原则上主要为写实主义。  相似文献   
86.
蝉作为一个生命物象,从诗骚始就出现于文人的笔下,这便是古诗文中耐人寻味的蝉意象。蝉意象反映出古代文人的价值取向有:悲秋之叹,伤逝之感,罹难、贬谪之情,高洁之质,长生之梦。从蝉意象中长生梦来看,中国人的长生之梦自原始巫术时代走入梦境,历经具有浓厚巫术文化传统和产生了老庄道家的楚文化的浸润,再到与道教信仰的长生不老、得道成仙相暗合,使得这场梦是那样的悠远、绵长而美妙。  相似文献   
87.
本文从美学、艺术学、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楚纹饰的表现对象、发生机制、深层内蕴进行了探讨。就表现内容而言 ,楚纹饰有自然形纹样和几何形纹样 ,其中又以龙纹、凤纹、鹿纹、圆涡纹、神灵鬼怪图案最富特色 ;从发生机制上而言 ,它乃是楚民族传统审美心理积淀的结果 ,与巫官文化有着极大的相关性 ,同时 ,它又是楚人对自身艺术经验的总结 ,对前人艺术经验的继承和创变的结果 ;从深层内蕴而言 ,楚纹饰“艺术———巫术一体化”现象是楚人生命意识的符码化形态 ,它复现了楚人的宇宙意识、生命意识、审美追求和浪漫情调  相似文献   
88.
从《格萨尔》史诗中巫术的类型、仪式、咒语等的分析可看出史诗中的巫术与宗教紧密相关的文化内涵.它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主人公格萨尔被塑造成既具有很强法力集帝王与巫师为一身,又具有解民于苦海,莲花生大师转世的传教圣人的形象,藏族人民在他身上寄托了民族的精神和期望。2.史诗中的巫术是一种原始宗教的反映,是原始的文学艺术。3.巫术体现了藏族人民征服自然的意志和愿望。4.史诗的某些故事情节是在巫术观点基础上被创作出来的。说明史诗的创作和传播者深信巫术、否则不会有那么丰富多彩的巫术描写。  相似文献   
89.
政治文化与文革公开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革中的群众崇拜和普遍压抑的畸形形态,促使群众心理结构发生改变,形成了"法西斯主义"心理倾向,表现为"小人"精神和生命压抑。文革文学中的性压制替代性地转化为残酷的破坏性和对"病态"荣誉、义务的追逐,进而转变为狂热的宗教激动。文革文学的价值认定和表现手段呈现出远古巫术的特点,主要显现为"神性崇拜"和"公众驱邪",分化为图腾和禁忌,使文革文学具有了神话性。  相似文献   
90.
邪教是专以个人崇拜,即以“现世神”信仰为核心,以反社会为特征,具有巫蛊性质的帮会组织.邪教之所以产生,除了人为的原因之外,也有人的认知水平和社会环境的因素,任何时候,邪教都有其存在的可能性和必然性.针对邪教的成因和帮会性质,宜强化科学教育,开放心态,以及在改良社会的同时,改造自我的对策,方能从根本上消除邪教的影响,瓦解邪教的根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