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7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98篇
理论方法论   24篇
综合类   503篇
社会学   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51.
整合的女性形象——奥尼尔中晚期剧作中的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尼尔在中晚期三部剧作中描述的公爱碧.普特南姆、玛丽.泰龙和乔希.霍根三位女主人的形象,没有单纯继承西方文学作品中女性传统的、类型化的创作传统,而是采用形象整合的创作手法,再现了具有双重乃至多重性格的活生生的女性形象:母亲-妓女(地母)、毁灭(陷阱)者-拯救(受害)者,透出作者“客观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52.
新时期"伤痕"、"反思"小说的苦难叙事与其自我认同有着深刻的关系。虽然"归来"作家揭示了中国几十年来的政治运动对人的精神与肉体的迫害摧残,但他们的用心显然在于刻意强调自我无怨无悔的忠诚。在新时期之初,这正是知识分子获得历史主体地位的必要前提。但这也意味着知识分子放弃了对苦难、历史必要的追问,复杂的民族国家历史、个人情感记忆就此被简化,被悄悄重构。  相似文献   
53.
妇女贞节旌表在春秋战国时代已见于记载,其后在秦汉、魏晋南北朝以及隋唐时期,贞节旌表制度不断发展,宋元时期妇女贞节旌表制度日趋完善.明清时期,旌表制度远比前代受到重视,节烈表彰有严格的程序,按涉及的行政级别可以分为中央和地方表彰,级别愈高,其程序和过程就愈复杂.明清时期,中央旌表的门槛不断降低,旌表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表明统治者在主观上利用贞节旌表来维护家庭乃至社会稳定的意识不断强化,但客观上旌表的功能却在不断弱化.明清除了中央朝廷的旌表之外,地方政府也提供次一级的表彰方式,其程序较为简单,是中央朝廷旌表的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54.
目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这一变化势必会对中国农村的发展造成深刻影响,农村留守妇女是这一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地处偏远地区的农村回族留守妇女在现代化进程中,她们的视野、思想观念、精神面貌、价值取向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不仅在家庭生活,而且在社会和经济生活中都展现出她们独特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55.
汴京曾是北宋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当时生活在这里的河南作家,对宋代文学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本文试图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结合宋代文学史上的典型事例,揭示出宋代河南作家的创作背景与成就之间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56.
都市民俗是在都市环境中蕴育形成的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及语言民俗等。在20世纪华洋杂处的上海,都市民俗形成了其特有的兼容并蓄的特点。对上海都市民俗的文学书写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新感觉派的“异质民俗”书写、40年代新市民作家的“日常民俗”书写,以及80、90年代当代作家的“民俗寻根”书写等阶段,从而建构起了一条跨越时空的都市民俗文学书写的独特的风景线。都市民俗的文学创作承传也积淀着作家个人的文化情结与国家民族的文化记忆,具有文学史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57.
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002年的刊文数量、类别、引文量、篇均引文数、篇均作者数、合著率、基金论文率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统计结果显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002年分别刊文157篇、196篇和231篇,其中以动物科学类论文最多,2000~2002年的引文量分别为1594条、1960条和2610条,篇均引文数分别为10.15条、10.00条和11.30条;2000~2002年载文的篇均作者数分别为3.50人、3.75人、4.01人,合著率分别为94.90%、93.88%、94.37%;3年来的基金论文率分别为70.7%、74.5%、65.4%;2000和2001年的篇均引文率、篇均作者数和基金论文率均高于当年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58.
明代有多本传奇演绎赵氏孤儿的故事,然存世的只有<六十种曲>本<八义记>.它的价值在于赞颂了程婴等八位义士舍身救孤、助忠抗奸的高尚品德,同时塑造了两个别具情味的温婉女性形象.全剧情节引人入胜,但在剧情安排与人物塑造上也有明显的缺失.  相似文献   
59.
本文从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大背景下,对中国文学史上作家并称的现象作了宏观的审视,试图揭示其产生的根源并论述其作用与特点,为文学史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0.
经典的具有女性独立反抗意识的文本《简·爱》,主人公简爱形象被认为是一个要求平等独立的新型女性。而作品中的疯女人这一角色常常被忽略视为简的陪衬物,甚至被视为"贵族社会的一种象征"。而疯女人伯莎是一个进行复仇的大胆的抗争女子;同时伯莎是男权社会中另一个被压抑的简爱,是简爱的内心世界或者说是她性格的另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