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1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78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63篇
人口学   29篇
丛书文集   124篇
理论方法论   125篇
综合类   858篇
社会学   334篇
统计学   13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210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中国股市收益率长记忆性R/S非线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中国股市收益率序列中的长记忆性问题,采用R/S非线性估计方法和ARFIMA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股市收益率普遍存在长记忆性,只有个别股票不存在长记忆性,而且深市比沪市具有更强的长记忆性.  相似文献   
992.
文学书写一直与历史叙事有着密切的姻缘关系.历史是文学的基础,在文学书写中引入历史维度,这是优秀文学的成功之道.但是,历史对文学写作的重要性不妨碍文学虚构的展开.只有建立在历史真实之上的诗性关怀,才真正抵达了艺术的真实.小说《血色黄昏》的成功正在于其对历史真实记录之外另有一份温情的关怀.反过来,肆意虚构而不理会历史真实,导致了小说《愤怒》的创作失败.在文学与历史之间,朱文的小说很好地处理了两者间的平衡,并在对现实的书写中引入了精神的向度.总而言之,三个小说个案都向我们显示:历史记忆让人们走近生活,文学书写历史,寄托了一份生命情怀.  相似文献   
993.
文章对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工作状况进行了分析,建议坚持北京市首都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通过采取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完善教师培训制度等各种措施来提高中小学和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994.
Decoding nonverbal social cues involves skills such as understanding emotions and discerning kin relationships. Social cue decoding has been described as an automatic process which does not tax cognitive resources. However, clinical deficits in social decoding are often interpreted in terms of deficits in attention and working memory. Two experiments are described which used dual task methodology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working memory in dynamic social cue decoding tasks: the Interpersonal Perception Task (IPT, Experiment 1) and the Profile of Nonverbal Sensitivity (PONS, Experiment 2). Results revealed that decoding social cues from the IPT did not require working memory resources, while social perception in the PONS made heavy demands on working memory. Implications for theoret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se tasks and their use in clinical populations are discussed.
Louise H. PhillipsEmail:
  相似文献   
995.
朱利安·巴恩斯在《终结的感觉》中探讨了个体记忆与身份的关系。主人公托尼出于身份建构的需求,受情感、心理定势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虚构了自己的记忆,建构出与现实自我不同的个人身份。但记忆的虚构性意味着托尼的记忆漏洞百出,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身份在自己和他人的记忆中同时被解构。巴恩斯通过托尼身份建构、解构和重构的复杂经历,揭示了记忆的虚构性和身份的不确定性,探讨了个体如何认识自我和接受自我。  相似文献   
996.
Over the period 2002–11, the Colombian labour market saw a marked improvement in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accompanied by an increase in nonstandard forms of employment. The authors look at how this affected employment quality, using a composite index based on Categorical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CATPCA). They observe a small but widespread improvement in employment quality – mainly for self‐employed women – brought about by higher earnings, increased social protection and less time‐related underemployment. However, a considerable “quality deficit” remains, which calls for policies to strengthen labour market institutions and stimulate productivity and investment.  相似文献   
997.
为了提高外科手术机器人的工作空间和手术效率,缩小机器人的操作空间和结构尺寸,以适应针对不同病人的 工作特点和手术环境。研制了一种新型的7自由度外科手术机器人( AOBO),设计了每个关节的动力机构以及专用的 手术器械。肩关节机构处通过1个谐波减速器使得整体运动更加平稳,负载能力更大;大臂和小臂采用高强度低质量的 碳纤维材质制造减少了由于臂长给电机增加的负载,同时建立了其运动学方程,仿真了机器人的工作空间。实物测试实 验表明,该外科手术机器人具有合适的工作空间和很好的动作灵活性,能够满足外科手术对于机器人的准确定位和精确 操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8.
“半工半耕”的区域差异与农民家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村的“半工半耕”结构是在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形成并渐趋稳定的,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背景下农民家庭主要的经济模式。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决定了“半耕”的状态,农民与市场的关系则决定了“半工”的状态。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以及农民与市场的关系的区域差异塑造出了强弱有别的、差异化的“半工半耕”形态。“半工半耕”的强度直接影响了农民家庭的资源积累能力,奠定了农民家庭发展的基础。经验视野中的“半工半耕”具有丰富的社会学意涵,它不仅是理解转型期农民家庭和村庄社会的重要维度,而且也是理解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变迁的重要维度。  相似文献   
999.
大数据的"永久记忆"使个人信息在网络上无限期留存,"被遗忘"成为难题。2016年欧盟通过《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确定了被遗忘权的内容与属性,为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开辟了新天地。作为全球互联网产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纵观我国网络用户需求与法治实践,将被遗忘权本土化具有现实的正当性与必要性。然而,被遗忘权本土化的落实面临着技术难度大、易被滥用且性质归属不明的困境,颇为棘手,亟待解决。因此在将被遗忘权纳入个人信息权体系的基础上,应加快《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制定进程,恪守比例原则,循序渐进,以实现被遗忘权在中国的"平稳着陆"。  相似文献   
1000.
影片《八月》以音响色调与文化记忆的缀合,对1990年代国企改革时的社会震荡和文化转轨进行了符号喻示;而无源音乐与个体情绪的互引,则触发了观众对工业文化的情感认同,指认了创作者有意识克制自我(创作)情感的内隐叙事形式。同时,影片还以有源音乐、人声与时代命运的无意识指涉,进一步表征了“国退民进”语境下社会集体的复杂情绪。该片多元、具体、富于文化内涵的声音符号,不仅在书写变革时代的文化社会学意义时给观影者带去了沉浸式的听觉体验,而且还为中国电影如何建立声音与影像有效互动的叙事机制提供了重要样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