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32篇
  免费   414篇
  国内免费   95篇
管理学   231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93篇
人口学   102篇
丛书文集   1581篇
理论方法论   410篇
综合类   7892篇
社会学   753篇
统计学   47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188篇
  2014年   456篇
  2013年   638篇
  2012年   639篇
  2011年   698篇
  2010年   606篇
  2009年   670篇
  2008年   779篇
  2007年   909篇
  2006年   861篇
  2005年   881篇
  2004年   789篇
  2003年   775篇
  2002年   633篇
  2001年   481篇
  2000年   265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家务劳动社会化的社会动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近30年的社会转型带来的变化之一,就是原本属于私人领域的家务劳动有逐渐脱离家庭,越来越社会化的趋势。检索相关文献发现,对其研究大多停留在经济学意义上的产品价值和社会价值、法律意义上的补偿机制和女性家务劳动的法律保障层面上。而从社会学角度研究的也大多停留在家务劳动在家庭成员间的时间分配以及分配模式上。最有创意的当属中山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宁,他从消费劳动和家务劳动社会化的基本特征上进行阐释,但对家务劳动的社会动力仍缺乏系统分析,本文试图弥补这一研究角度的不足。  相似文献   
992.
社会分层与社会和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童星  张海波 《社会》2005,2(6):68-80
一、社会分层与社会和谐:社会学永恒的话题在所有的社会中,人们一生下来就面对着不平等,即缺少平等的途径以得到社会所提供的满足欲望的物品(戴维·波普诺,1999:239)。因此,在所有的社会中,都如同地质结构一样,存在着高低有序的等级层次,即社会分层。社会分层是社会学永恒的话题。自社会学的经典时代起,就形成了马克思和韦伯两种传统,此后,关于社会分层的研究就从未脱离西方主流社会学的视线。1在国内学界,社会分层研究也是方兴未艾,其态势正如边燕杰(1999)所言,“制度转型时期的社会分层研究成为近年来社会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也是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993.
This article shows the influence of ethnicity (people born outside Sweden and in Sweden) and social class (socioeconomic class) on the distribution of diagnoses, consultation time and health care utilization in primary health care controlled for sex, age, marital status and educational level. The study was designed as a prospective primary health care utilization study during 7 consecutive weeks. Of a total of 439 adults who lived in the residential area, 290 were born in Sweden and 149 were born elsewhere. The data were analysed unmatched with logistic regression and Poisson regression in main effect models. People born outside Sweden received significantly more diagnoses per consultation than people born in Sweden. The strongest independent risk indicator for musculoskeletal disease was being born outside Sweden, with an estimated odds ratio (OR) of 5.01,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 2.70–8.72. Age over 44 wa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odds for musculoskeletal disease. Respiratory disease, as an indicator of less serious disease,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common among people born outside Sweden (OR = 0.53, 95% CI = 0.33–0.87). Being born outside Sweden was a risk indicator for consultations longer than 30 minutes (OR = 3.03, 95% CI=1.18–7.43).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between people born in Sweden and those born elsewhere in health and utilization. Social class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any of the dependent variables.  相似文献   
994.
本文基本概念的争论和确立是国内当代女性文学批评的一项基础工作。由于受到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和批评实践的影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对女性文学相关概念的理解存在诸多分歧。由强调"差异"到注重"社会性别"、"身分",理解越来越趋于学理性。这些不同的理解,大致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相似文献   
995.
郗文倩 《文史哲》2007,(3):86-93
汉代有图画圣贤忠孝以示表彰纪念并教化世人的风尚,这是像赞特殊的生成条件,对其体制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武氏祠堂等画像赞看,像赞大都体制短小,言简意赅,以说明性文字为主,体现出像赞的辅助性功能。受像赞影响的人物赞虽还保留其形制上的特点,但由于是独立的文本形式,颂扬之旨完全借文字传达,故文体表现出鲜明的颂扬态度,这直接影响了人们对赞体功能的认识。  相似文献   
996.
姚建军 《兰州学刊》2006,(9):107-109
社会转型时期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我国社会阶层结构正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在新的社会阶层形成的过程中,利益冲突、矛盾凸显,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党的执政地位。针对这种情况,如何发挥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成为一个紧迫的课题。本文从社会阶层的视角,分析社会结构的变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积极意义以及负面影响,并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构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97.
政治意识与人性的悖论、融合-解读《红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和政治的关系复杂微妙。文学既不能单纯成为政治的传声筒 ,又不能成为脱离生活意义的纯文学。产生于特定年代的《红豆》既囿于一定的政治环境 ,又对人性有所丰富和发展。为此应给予《红豆》客观的评价。在题材上 ,既是对 30年代“革命 +恋爱”主题的延续 ,又是对十七年文学中 ,描写革命战争或现实生活 ,迅速及时地配合政治需要的文学主潮流的一种背离  相似文献   
998.
苏荟敏 《兰州学刊》2007,(3):175-177
美学的跨文化研究的提出本身就是当代语境中的一种跨文化现象.只有在跨文化的当代性视野之中,才能理清美学的跨文化研究的理论前提、研究路向与学术理想.全球化及其文化自觉构成了跨文化的当代语境,也构成了美学的跨文化研究的基本理论前提.美学对自身作为地方性知识的文化自觉及其在全球化语境中的互动认知是美学的跨文化研究的基本路向.在此路向中,美学的跨文化研究把探寻一种多元普遍的审美共识确立为自己的学术理想.  相似文献   
999.
本文对现行易卦二进制解释及其流变依其内在发展逻辑作了一个概要的历史回顾 ,并重点揭示现行易卦二进制解释与传统易学理论的矛盾 ,从而寻求更接近史实、更贴近易理的阴阳爻配应方案 ,根据传统的“阳一阴二”法则 ,就易卦与现行二进制的内在关联性给出数学上的说明 ,指出“先天易”系统是自在的、完备的自然数序的计数系统。  相似文献   
1000.
中国近代史上的新音乐运动 ,起步于依声 (外国曲调 )填词的学堂乐歌 ,发展于五四以后“新国民乐派”的声乐、器乐和歌舞形式 ,而成熟于抗战时期的全民歌咏运动。在此历程中 ,新音乐逐渐找到“乐”的时代脉搏和民族本根 ,并且在中国社会动员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