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6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19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28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314篇
社会学   18篇
统计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Abstract

The main goal of this study is to achieve a critical discussion around 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the firm and its role in the dynamic process of economic growth. By reviewing the theoretical matrix of the economics of the firm we go beyond the mainstream economics of the firm proposing a hybrid approach combining evolutionary and population ecology, which is likely to constitute a fruitful path for 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the firm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growth. Specifically, the analysis confronts the distinct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around some imperative and controversial issues such as the nature of knowledge and learning and the cognitive capacities of economic agents within the firm. We argue that the economic understanding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ies will strongly benefit from a conceptualization of the firm capable of capturing the spirit of the Knightian firm. Overcoming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mainstream growth models, which conceive firms as a black box, the proposed hybrid approach recalls the true nature of the firm as an organization. Issues related to the organizational arrangements that sustain the feasibility of productive activities and to the incentive contracts are also taken into account. Although acknowledging some recent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within mainstream economic growth theory to adopt more realistic concepts of the firm, we believe that evolutionary and organizational population perspectives include crucial pointers in developing further research aimed at the construction of economic growth models based on a micro-economic perspective that is closer to the reality of firms.  相似文献   
22.
应用企业的有关原理来分析当前会计界争议的热点问题——会计委派制。在批驳会计委派制的间接委派可行性的基础上 ,进一步论证了会计委派制适用界限 :会计委派制不适用于企业 ;但它适用于行政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23.
国外企业经营者报酬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企业经营者报酬在国外引起广泛的关注. 早期的主流学派代理理论集中于对报酬与业绩 的敏感性研究. 近期人力资本学派、劳动力市场学派和“企业组织”学派从经营者人力资本、经 理市场和企业组织特征等角度对企业经营者报酬理论又有新的发展. 未来的研究将通过注重 各种理论的融合,寻求经营者报酬的综合分析模型来推动这一领域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24.
论企业效率的理论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的存在以效率为前提,古典经济学对企业生产的解释始终贯穿着效率思想;在新古典经济理论中,企业被抽象为生产函数,为企业效率的考察提供了很大便利,但它以企业技术与制度因素的"固化"为前提;新制度经济学在企业效率的制度方面作了精辟论述,使对企业效率的认识更加完整和深入.  相似文献   
25.
经济与管理学界对企业绩效差异成因的认识主要可概括为两大流派:企业绩效差异成因外生论和企业绩效差异成因内生论。其中,企业绩效差异成因内生论又可以分为企业绩效差异成因契约论和企业绩效差异成因能力论。作者在对这两大流派进行分析和评述的基础上,论述了企业绩效差异成因契约论和企业绩效差异成因能力论相融合的必要性、可能性与模型构建,得出了创新型人力资本及其集成才是企业绩效差异的最根本原因的结论。  相似文献   
26.
新新贸易理论诞生近十年来,贸易理论家围绕企业异质性假定进行了细致而富有成效的拓展研究。其中引人注目的是融入贸易中介的分析,打破了已有研究关于直接出口的局限,并分别基于异质性和企业内生边界视角,解释了中介技术和不完全合约对企业直接出口和中介出口等不同出口决策及福利分配的影响。本文梳理了国外最新文献中企业异质性与贸易中介理论的研究进展,解析了将贸易中介引入新新贸易理论的微观机理,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7.
选取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71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与企业创业时间无关,与企业高管层的国际化知识经验水平及企业外资背景正相关,与企业资本/劳动比率和技术水平负相关。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国际化进程要优于资本密集型和高技术型企业。我国中小企业应提升高管层的国际化知识和经验水平,充分发挥“新生学习优势”,从国际化的过程中增强对国际市场机会的判断和利用能力;同时,利用外资开展内向国际化,是提高外向国际化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8.
The paper aims at showing that beyond its economic nature the firm is an organized social institution. The theory of the firm does not succeed in unifying in a single analytical framework both its institu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dimensions. In contrast, organization theory – notably organizational sociology – deals with the intertwining of these two existential elements of firms. The cross-fertilization which occurs between these two social sciences can be used to propose a real socio-economic theory of the firm.  相似文献   
29.
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家族企业正在进入传承的高峰时期,而家族传承是家族企业最显著的特征之一;网络战略是家族企业成长的重要方式和策略选择。采用对浙江和重庆家族企业的调查数据,实证检验家族传承意愿对家族企业网络战略选择的影响,并分析伙伴间信任关系在家族传承意愿与家族企业网络战略选择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家族传承意愿正向影响家族企业网络中心度和密度,负向影响网络关系持久度和开放度;(2)伙伴间信任关系在家族传承意愿与家族企业网络中心度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而在家族传承意愿与家族企业网络密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家族企业网络战略选择应与家族传承意愿相匹配,着力培育相互信任的伙伴关系,并加强对伙伴间关系的维护和管理。  相似文献   
30.
技术创新障碍:一种产业组织学的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产业组织理论角度 ,对我国技术创新在产业组织方面存在的三大障碍 ,即市场结构障碍、企业行为障碍和经济绩效障碍进行相对系统的分析。同时将技术创新纳入SCP框架 ,并结合制度、政府政策等方面内容 ,提出消除技术创新障碍的产业组织对策 ,希望能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一种相对系统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