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7篇
管理学   37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03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126篇
社会学   28篇
统计学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81.
封建统治集团的重要舆论机制:朝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朝议制是中国封建社会朝廷的一种舆论形式,也是一种政治制度.在专制制度下它是很好的内部调节机制,但是其局限性在于集议的结果往往不被执行,最终的决策权在专制者手中.集议制有一定的规则,突出的是不能风闻言事和越职言事;它也有自身的缺陷,有时不能形成集中意见.  相似文献   
82.
湍水石 《老年人》2011,(4):13-13
在第6次再版的《辞海》中,“父母官”这个词条被正式删除。这与其说是历史的进步,倒不如说是顺应了民意。封建社会,父母是子女的主宰,同时父母又最疼爱自己的子女,故而“父母官”就兼具了“领导”与“爱护”两个特点。一个好的地方官应该像爱护子女一样爱护老百姓,这就足“爱民如子”。  相似文献   
83.
冯治中  严峰 《职业》2011,(26):131-132
随着我国经济运行方式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国家教育模式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逐渐成了人们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在几千年中国封建社会中一直存在的男尊女卑、男权至上的性别观念,不可能从现存文化中彻底清除。在这种传统观念下,人们不经意地沿袭和宣扬传统的性别角色,加上女生自身生理、心理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4.
“官二代”现象带来的反思和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热门话题引出的严肃现实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过去了,当前在我国悄然出现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称呼的群体:富二代。关于这个群体的报道屡屡见诸报端和各种媒体之中  相似文献   
85.
信访之闲     
徐华 《领导文萃》2011,(5):13-16
信访,在中国悠久历史,是最为传统的一种民意表达和诉求机制,从封建社会的击鼓鸣冤、拦轿告状等场景中,都能找到类似信访活动的痕迹。多年来.中国特色的信访制度在反映社会弱势群体呼声、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权利救济作用,人们常将其比喻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是社会稳定的“晴雨表”。  相似文献   
86.
钱国宏 《社区》2011,(4):40
在古典名著《水浒传》中,挑担沿街叫卖炊饼的武大郎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近年来,武大郎的"家乡"据此开发出了"武大郎炊饼"礼品装,上海、湖北等一些大都市里,还出现了身穿青布袍、头系黄丝绦、打着杏黄旗、挑担卖"武大郎炊饼"的流动商贩。然而,  相似文献   
87.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自战国时期以来,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由于历史条件的变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各个方面也有所变化与发展。文中在介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梳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演进之后,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8.
冯天瑜认为,将周秦之际至清中叶的两千多年中国社会称之“封建社会”,曾被视为“马克思主义史学”结论,并长期得以沿用;然而,认真研读马、恩论著,尤其是马克思晚年的民族学笔记,便会发现,这种看法其实是一种误解。将秦汉至明清称“封建社会”的泛化封建观,是与马克思、恩格斯的封建社会原论相悖的。陈启云认为,传统中国究竟是属于“封建型”抑或是“大一统”、“专制”、“独裁”型,如果从“范畴理论”而言,这两者是绝不相容的;但从“历史事实”而言,这两者却常常是并存的——有时是先后轮转(如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多数情况下是同时并存(如西周、战国、秦汉、隋唐、辽金元)。张国刚认为,我们在看到历史的差异性和各自特色的同时,也要认识到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同一性,所以,关于历史阶段划分,既可以用唯物史观的标准,把中国的中世纪叫做封建社会;也可以按照生产力发展水平,用上古、中古、近代来划分;还可以用时序如史前、族邦、皇权、共和等概念来划分历史阶段,使国内外学者能够在学术上做到沟通和理解。许苏民认为,冯天瑜提出的关于自秦迄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宗法地主专制社会”或“地主社会”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与经济之统一的标准,自秦迄清中国社会性质实际上是皇权官僚专制社会。  相似文献   
89.
封建社会“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限于当时的医学水平和医疗技术.壮年夫妇未能生养子嗣屡见不鲜。为了弥补这一缺撼,延续家族的血脉。老有所依,不被他族耻笑,领养继嗣乃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90.
盐自古以来就是一种重要的生活必需品。人体缺盐,轻则乏力,重则成疾。中国封建社会和国民政府时期,都把盐税视为国家收入的大宗。民国初年,实行的是自由贸易制与引岸制度并存的运销制度。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采取了恢复盐务稽核所职权、制定盐法、推行自由贸易等一系列措施。其中《新盐法》的制订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