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0篇
  免费   6篇
管理学   48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45篇
人才学   37篇
丛书文集   63篇
理论方法论   31篇
综合类   311篇
社会学   149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影视表演和舞台表演作为两种表演方式,在表演本质,表演理论,创造角色上有着高度契合,但在美学准则,表演形态,表演技巧等方面又有着诸多不同。本文通过对舞台表演和影视表演的异同性进行分析,探究两种表演方法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2.
关于广灵秧歌的生成年代,目前主要有三种说法。据舞台题壁显示,清道光初期,广灵秧歌已经成熟。朔州大秧歌与繁峙秧歌大致形成于清初。广灵秧歌是奋地秧歌中的"东路秧歌"在广灵流播形成的又一支系,至迟形成于清嘉庆年间。  相似文献   
23.
24.
张倩 《公关世界》2016,(17):12-12
刚刚过去的G20杭州峰会,除了大家关注的热点峰会议题等,陪同各国首脑出席峰会的第一夫人们也成为另类“娇点”。与高度敏感的国际政治关系相比,“第一夫人”外交能够发挥“柔和的调味剂”作用,成为当今国际外交舞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在参与各类外交活动期间,展现了“第一夫人的魅力”,也在国际上获得了“第一夫人新标杆”的美誉。前外交部礼宾司司长鲁培新曾赞美彭丽媛说:“其女性温婉端庄的形象,给生硬的政治公式化活动带来了活力和生机,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相似文献   
25.
戏说欲望     
【正】人生舞台上的角色有这么五位:爱情,婚姻,幸福,浪漫,生活。现在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我发现,这五位角色其实都是一位真正的主角的面具,是这位真正的主角在借壳表演,它的名字就叫——"欲望"。什么是爱情?爱情就是欲望罩上了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什么是婚姻?婚姻就是欲望戴上了一副名叫忠诚的镣铐,立起了一座名叫贞洁的牌坊。  相似文献   
26.
郭庆远 《人才瞭望》2014,(9):107-107
在戏曲舞台上,扇子是最为常见的小道具,其使用面甚广。它不单纯是装饰,有的还和戏里的情节有关,对演员的身段动作也能起到辅助作用,在表达剧中人物的性格和喜怒哀乐的情绪方面,小小的扇子大有文章可做。老生戏中,用扇子最多的可谓是诸葛亮。只要有他出场的戏,手里总离不开那把鹅毛扇。  相似文献   
27.
鲍德里亚提出的消费社会与符号化思想对于中国戏剧舞台的生产来说,是个启示:戏剧为着人们的娱乐和审美而产生、发展并维持着长盛不衰,在消费社会的大潮中却难以逃脱符号化的笼罩。在戏剧舞台生产上,要不向外求,向内收敛,才能重新认识戏剧的本体,认识对新潮时尚与文化积淀的发展和继承,才能不至于迷失,进而促进戏剧舞台艺术的发展更新。  相似文献   
28.
《国际人才交流》2014,(5):71-71
正2014上海迷笛音乐节将于5月3日至5日在浦东世纪公园盛大举行。为期3天的3个舞台将上演由来自中、英、美、法、丹麦、芬兰、瑞士7国组成的沪上有史以来最强悍的摇滚阵容。查看演出阵容或  相似文献   
29.
逍遥 《金色年华》2014,(10):5-5
一个人的舞台即使很少有人给自己鼓掌,自己也要好好的活出自己。一个人活着就是为了好好的生活,生活就是为了好好的活着。干百年来,瓦古不变的就是生活。活着,就有生活。即使无人为自己喝彩,自己也是自己的观众,为自己喝彩,努力的创造出自己的一片蓝天。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确,人活着就是为了生活。可能活出自己的最后都成了有所作为的人物。人生本就是经历的过程,谁能活出自己并且能好好的生活着才是最战功的人士吧。  相似文献   
30.
哈罗德·品特的戏剧《情人》中尽管只有演员理查德与萨拉,双方却需要扮演多个角色,不停地在丈夫、妻子、情人之间转换。通过评析剧中出现的虚拟角色、似是而非的舞台语言及夫妻之间的权力争斗来展现《情人》一剧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