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39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4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58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195篇
社会学   22篇
统计学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31.
随着红色旅游的蓬勃发展,热点景区旅游容量不堪重负,而冷点景区旅游容量过剩。以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延安为例,通过齐夫(Zipf)定律研究延安旅游流的现状,以及延安旅游流的影响因素分析,进而提出丰富产品类型、扩大旅游区范围,完善旅游交通条件、提高区域旅游的可达性,加强政府引导、理顺旅游管理体制等延安旅游流扩散的途径,为延安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32.
论红色旅游线路的开发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色旅游线路是红色旅游产品典型的市场形象,其开发设计必须以红色旅游资源为基础,以红色旅游的市场需求为导向,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合理的整合资源,充分地体现红色旅游的特色,最大限度地发挥红色旅游的各种功能。  相似文献   
333.
红色旅游资源的法律保护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红色旅游资源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载体,其发展潜力是巨大的,但是,这种新型旅游载体的保护现状却不容乐观,本文从法律视角上对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不力状况进行了原因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红色旅游资源法律保护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334.
为了使黑龙江省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黑龙江省秋季旅游产品的开发必须有新思路,即适度开发生态旅游产品、积极开发农业旅游产品和红色旅游产品,如此,黑龙江省的旅游产品才会对旅游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黑龙江省旅游产业也才会有大的跨越.  相似文献   
335.
甘肃红色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师守祥  李朝阳 《兰州学刊》2005,(6):230-232,179
本文从甘肃的革命历史、现存革命遗迹及主要红色旅游资源地等方面对甘肃红色旅游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和评价,并分析了甘肃红色旅游发展主要的困难和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甘肃的区位条件、自然和人文特点,多角度探讨了甘肃红色旅游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36.
廖国一  黄树柏 《创新》2007,2(2):39-44
以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在广西左右江地区领导的百色起义、龙州起义和越南领导人胡志明在左右江地区的革命活动为主要线索,对左右江地区红色旅游资源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分析了该地区红色旅游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两廊一圈”建设对红色旅游开发模式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开辟新的旅游线路的可行性和相关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337.
目前国内对旅游扶贫的研究,大多是从旅游扶贫的模式、效应、战略思路等宏观方面的研究,文章立足于微观层面,分析福建省苏区老区红色乡村旅游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挑战,研究福建省苏区老区红色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模式及其长效机制,其实现路径包括:充分挖掘保护利用好RGB资源,助力苏区老区精准扶贫;彰显“红色”凝聚力和带动力,助推苏区老区红色旅游建设;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助力苏区老区脱贫攻坚;全面提升红色旅游扶贫的自身造血功能,助推苏区老区乡村振兴;引入“扶贫+区块链”技术及人才培养,助推苏区老区精准扶贫加力提效。  相似文献   
338.
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物质文化遗产,蕴含了丰富的红色文化内容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具有较强的政治色彩,其对外宣传的效果事关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以胡庚申先生的翻译适应选择论为立足点,从西柏坡红色旅游圣地的外宣翻译实例入手,以生态翻译学的方法探讨翻译过程中"三维"的适应与转换,从而帮助译者实现适应性选择,为译者对如何提高红色旅游外宣材料的英译质量提供进一步的参考。  相似文献   
339.
感知价值作为结合了游客“旅游出发前的选择、过程中体验、结束后的感受”的综合表达,是研究游客行为的重要主题。红色旅游的游客感知价值有别于其他主题旅游的感知价值,并直接影响了红色旅游的社会效应。陕甘宁是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红色旅游目的地,对陕甘宁红色旅游游客感知价值的研究存在探讨空间,而且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研究构建陕甘宁红色旅游感知价值维度,结合研究需求提出研究假设,进而得到陕甘宁红色旅游游客感知价值在不同个体特征上的异同以及游客感知价值对推荐意愿、重游意愿、满意度的影响,验证了研究假设并得到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340.
红色旅游,由于其独特的功能,日渐成为旅游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我国各地积极发展红色旅游的过程中,城市中心区与周边地区各自独立,发展空间极为有限,而共生理论为城乡旅游合作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研究城乡互动型红色旅游区的理想共生模式,对优化旅游资源,拓宽红色旅游的发展道路,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江西南昌地区构建互动合作共生模式的城乡红色旅游区进行探讨,认为:要实现这样的互动合作共生,必须由政府主导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通过资源整合、整体营销、共建支持条件等具体措施,共同推动共生体向互动合作共生模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