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1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正> 正象根除封建主义影响是当前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一样,当前文学改革的首要对象则应是古典主义的美学传统。这里的古典主义,是指一种贯穿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始终,并且居主导地位的美学和文艺思潮。作为社会形态的封建主义和作为美学传统的古典主义,是在同一个历史基础即自然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双胞胎,二者有着血肉般联系。党的十三大在阐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时指出,当前我国的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还占相当比重。这一现状就决定了封建主义的影响仍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社会政治生活中;同时相应地决定了古典主义的美学传统始终象痼疾一样沉积在文艺审美领域中。我国从“五四”起就开始否定这种古典传统,特  相似文献   
12.
仪平策 《求是学刊》2003,30(5):95-100
文章认为,就文本本身说,宫体诗的突出特点就是感性原欲的审美化。一方面,它的主"欲"题旨,渊源于理欲不悖、圣俗合一的文化传统,根植于本乎自然、主乎情性的时代语境,发动于热烈言情、率直表欲的江南民歌;一方面,中古时期"美"意识的真正觉醒和独立,则使得以文人趣味对待"欲",以唯美态度观照"欲",以诗意方式表现"欲",成为宫体诗审美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13.
相对于西方情诗那种比较鲜明的形上色彩、精神意味和浪漫情调,中国古代文人情诗则更多地具有感性的、人间的、近昵的、亦情亦欲、灵肉合一的审美品格,从而构成了独持的艺术风貌。造成这种风貌的原因乃是一种特定的文化语境,即表现于性观念、婚姻方式等方面一种并非禁欲的文化,不把人的性爱欲求视为原罪的天人合一的文化,讲究世俗安乐、身心调适的“乐感文化”,以及“道器不离”,即本体与存在、感性与理性等中和如一的中国文化基本范式。  相似文献   
14.
一代汉赋,轰轰烈烈,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卷轶浩繁的宏制大观,其命运却经历了唐诗、宋词、“元曲等难以企及的沧桑沉浮。长期以来它作为“歌功颂德”的“内容空洞”的“辞藻泛滥”的“贵族文学”遭到无可置疑的全盘否定,近几年则起死回生,被否定的方面又几乎都有肯定的趋势。“劝百讽一”变成了“讽谕集中体现了”汉赋的“创作  相似文献   
15.
南宋陈善在《扪虱新话》中说,一日他与林俯论诗,“林倅曰:‘诗有韵有格,故自不同。如渊明诗,是其格高;谢灵运句,乃其韵胜也。’予时听之,瞿然若有所悟”(下集卷一)。这段话在历代评陶论谢的浩繁文字中也许并不显眼,因而较少为人所重。但依笔者之见,此说实在称得上卓尔不群,独出机杼;一“格高”一“韵胜”之论,可谓直达陶、谢诗旨之神髓。 笔者之所以对陈善所述的这段文字感兴趣,不仅是因为它言简意赅地概括了陶、谢诗作的中心旨趣,而且它还涉及到了中国诗史在唐以前所发生的一个重大变迁,那就是诗美观念由重“格”(人格、品  相似文献   
16.
生活美学:21世纪的新美学形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仪平策 《文史哲》2003,(2):123-128
生活美学是以人类的“此在”生活为动力、为源泉、为内容的美学 ,是将“美本身”还原为“生活本身”的美学 ,是彻底落实终极关怀使命的美学 ,是真正的人类学美学。生活美学是 2 1世纪人类美学的重要形态和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7.
魏晋南北朝美学作为“中国美学大转折的关键”(宗白华语),其重要地位已日愈为人们所注重,特别是其美学观念和哲学思潮之间的关系,作为可能揭开这一时期美学流变之谜的途径之一,正逐渐成为研究者们的热门话题。这一现象令人兴奋,它反映了美学史和文艺史研究的活跃和深化。但要指出的是,这种研究目前还停留在诸如分析玄言诗,探究佛教艺术这样一种外围的、现象的层次上,而时代的审美意识和哲学理性在认识论和价值观上的更深层、更本质的内在联系却相对来说被忽略了。笔者认为,魏晋南北朝美学和艺术在历史上所发生的重大转折和流变,正是以哲学思潮的逻辑演化为先导的。换言之,哲学理性从魏晋玄  相似文献   
18.
从男/女符码这一特定的文化视角观察,儒家本文作为中国父系社会所遴定的“权力话语”,其意义层面主要有三,即显性的男权中心的理性层面、世俗的“阴阳两仪”的礼仪层面和隐性的母性崇拜的文化“无意识”层面。这三个意义层面的有机联系,构成了儒家本文完整的极富民族特色的内涵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