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3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社科纵横》2016,(3):145-147
佛教自印度传入我国以来,在我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唐宋之间佛教更是在我国成为了主要的宗教。在中国佛教长期的发展历史中,形成了各种派别、宗派。禅、净二宗是中国佛教传播过程中影响力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宗派。然而在我国有着更为广阔的民众基础的宗派就是流传范围更大、影响力更大的净土宗。随着净土宗这一宗派研究的不断深入,渐渐形成了昙鸾—道绰—善导这一条发展线。相较昙鸾法师和善导法师,专家学者对道绰法师的思想研究较少,然而道绰思想却是昙鸾思想的继承和善导思想的启蒙,作为中间的连接体,在净土宗的整个研究过程中占据着重要作用。本文以道绰思想在净土宗中的承上启下为主要研究思路,对这一宗派的研究思想做出一些浅要的梳理归纳。  相似文献   
12.
中国佛教的禅净双修传统,在明末清初之际经由三大高僧的倡导,奠定了三种有代表性的修行模式:憨山德清主张以禅摄净,强调一切净土皆为心造,并从禅观的角度,以念佛观想为通达净土的正因,以参究念佛融摄禅净;云栖祩宏力倡导禅归净,以净土念佛求生西方为主,辅以禅宗的参禅方法,以参究念佛作为导禅归净的方便;蕅益智旭则以净统禅,认为禅、教、律、密不可分,并以净土法门涵盖整个佛教。禅净合流三种模式的形成,对佛教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在近现代得到了继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13.
明代高僧智旭编撰的<净土十要>中的念佛三昧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在论证了其中具代表性的念佛三昧思想以后,作者认为,蕅益的念佛三昧思想与飞锡、妙叶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其核心仍可用天台教理相互融通.而他将天台教观融入念佛三昧的理路,对明以后中国佛教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始建于东晋时期的苏州灵岩山寺,千百年来,不仅有大德驻锡,还有文人雅士在此流连,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自印光大师规制灵岩山寺后,专修净土、一心念佛成为灵岩道风,灵岩山寺也因此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净土道场。灵岩山寺还密切关注社会事务,如为民祈祷、赈济灾民等,都明显反映了佛教的入世情怀。  相似文献   
15.
莲池大师禅净关系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禅净关系的历史发展为背景 ,着重论述了莲池大师的禅净观。莲池大师一生力弘净土法门 ,在禅净关系上则持圆融无碍的态度 ,从理论和修证上加以融通 ,主张禅净双修 ,净土为归。其导禅归净的禅净观反映了明末佛教向近现代佛教的修行转向。  相似文献   
16.
净土宗与禅宗适应了中国人崇尚简易的特点而流传最为广泛。二宗分别具有"易行"和"易信"的特点,然而它们各自"难信"和"难行"的一面并未因此消失。对比而言,彼此互有长短。然而,"易行"和"易信"的优长在佛教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相应的流弊,"难信"和"难行"却也有利于保持各自理论和实践上的特色。近代以来净土宗和禅宗为扬长避短而有各种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努力开拓,这是由其自身的内在逻辑决定的,反映了中国佛教不断变革自新的必要。  相似文献   
17.
自宋以后净土宗成为佛教各宗的共同指归,经元、明、清直到现代,莫不如是。本文从宗教学理论的高度分析了其原因一是净土宗给信徒提供了形象、具体、美好的终极关怀;二是净土宗完成了佛教从自力宗教、内省宗教向他力宗教的转变,给佛教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三是净土宗的发展符合宗教世俗化、生活化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8.
许建平 《河北学刊》2007,27(4):130-136
李贽在明嘉靖四十五年就被引入心学之门,而其思想的真正启蒙则是在"大衰欲死"苦读佛经之时。李贽何时苦读佛经?曾读那些佛典?佛典到底给予李贽那些影响,使他茅塞顿开、窥见生死学问之源光点,从而走向学佛一路,成就了狂禅李贽。这不仅是明代思想史上需认真探究的问题,也是明代文学史特别是明代文学编年史上需敲定的一个重要而具体的问题。经研究可知,李贽思想的真正启蒙是在姚安鸡足山"翻阅贝经"的明万历六至八年;所读佛经为《坛经》、《般若经》、《心经》、《楞伽经》、《法华经》和《金刚经》等,信奉"有为教"与"净土宗",最终悟透因缘法,形成真空观,不仅从学理上明白了"生死大学问"的根本,而且找到了求得解脱生死轮回之苦的方法与途径。同时,奠定了其后来"凡圣如一"的平等思想和"不以孔子是非为是非"的非权威思想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钱寅 《船山学刊》2020,(3):81-91
清代士林居士彭绍升,学宗阳明。在清代考据学鼎盛的局面下,为了维持阳明学的继续发展,再次将阳明学和佛教引向合流,不仅丰富了阳明学的思辨资源,而且以阳明学诸问题来诠释、改造净土宗修行理论。同时,在阳明学和佛教的履践观念影响下,彭绍升积极开展地区的社会活动。通过思想的改造和社会事业的创办,彭绍升为阳明学在清代考据学的挤压下继续存续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彭绍升的儒佛合流的思想,也影响了清末思想界。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净土思想史上 ,庐山慧远信仰弥陀净土 ,于元兴元年 (4 0 2 )在庐山般若台精舍集“息心贞信之士在精舍无量寿佛像前建斋立誓 ,期生净土 ,结白莲社率众行道”1 ,因此被后世奉为净土宗初祖。唐代善导大师继之被奉为二祖。然考诸史乘 ,所谓历代祖师前后之间并无直接的师承关系 ,皆为所谓“异代同修净业 ,功德高盛者”2。而史传所列初祖与二祖所传法门迥异 :慧远依据《般舟三昧经》(又作《念佛三昧经》)所彰显的般舟禅观相应而修的念佛三昧的法门 ,善导依《观无量寿经》等净土教典盛弘“称名念佛”法门。实际上 ,善导所传之念佛法门并非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