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41篇
  免费   1071篇
  国内免费   193篇
管理学   3616篇
劳动科学   212篇
民族学   615篇
人才学   780篇
人口学   254篇
丛书文集   10649篇
理论方法论   2163篇
综合类   20928篇
社会学   3434篇
统计学   654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460篇
  2022年   388篇
  2021年   505篇
  2020年   660篇
  2019年   543篇
  2018年   320篇
  2017年   586篇
  2016年   626篇
  2015年   1161篇
  2014年   2388篇
  2013年   2073篇
  2012年   2254篇
  2011年   3151篇
  2010年   3151篇
  2009年   3238篇
  2008年   4271篇
  2007年   3390篇
  2006年   2764篇
  2005年   2423篇
  2004年   1988篇
  2003年   1638篇
  2002年   1472篇
  2001年   1319篇
  2000年   806篇
  1999年   511篇
  1998年   261篇
  1997年   231篇
  1996年   196篇
  1995年   118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弹劾总统是重要的历史时刻,但我们必须超越它才能创造出真正变革的可能性。众议院的弹劾听证会变成了无尽谎言时代的政治剧场,两大政党的权力斗争并不妨碍它们为现有权力结构、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经济基础以及企业和监控国家辩护。宗教极端主义、白人至上主义和经济独裁现在相互学习,促成了法西斯主义政治的最新复苏。软和硬两种缺乏想象力机器的崛起,将撒谎、残酷性和社会责任崩溃的文化合法化,但是,任何民主都不可能在没有知情的和受到良好教育的公民的情况下继续生存下去。  相似文献   
12.
“群众”是唯物史观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但是,由于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具体阐明“群众”概念的具体所指,导致人们对这个概念的理解也有所不同。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群众”的相关文献阐述,发现马克思、恩格斯运用阶级和阶层的分析方法,分别在个体意义、普遍意义和革命动力意义上对“群众”概念的不同指向进行了具体性澄清,与之相对应,就分别赋予“群众”概念以“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人数众多的群众”以及“真正革命的阶级”三种不同的实体形态,既有力地驳斥了旧哲学思想谱系对“群众”概念的歪曲认识,又丰富和发展了他们所创立的唯物史观的理论内涵,为无产阶级政党确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我们准确理解唯物史观的真谛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我们都知道定语的形式标志是结构助词"的",那么用"的"、不用"的"和可用可不用"的"的现象存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外国留学生在这方面经常会受到困扰,以至于经常会出现一些错误。本文从对结构助词"的"进行一些简要的介绍开始,然后根据所阅读的文献以及平时与留学生进行交流的时候发现的问题列举出他们在这方面经常会出现的偏误现象并且对此加以分析,重点归纳影响定语用不用"的"的因素,最后分析了教师如何进行教学以及给出结论。  相似文献   
14.
"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孔子"孝"的思想不仅有利于巩固血缘亲情,而且有利于培养人的文化素养,提高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孔子"孝"的思想其中有很多精华之处对当代的大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社科纵横》2018,(2):71-73
《野性的呼唤》是美国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的代表作之一。小说讲述的是一只被文明教化的狗被人盗卖后,面对残酷的生存环境,最终回归野性变成狼的故事。基于文本和生态伦理理论,试图从生态伦理的视角解读作品中蕴含的生态伦理思想。在人类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生态危机的日益严重、人类自我意识日益觉醒的当今社会,这无疑会带给人类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把科学实践观和唯物辩证法的思想精髓锲入自己的人学体系中,致力于在人类社会史的内在本源处进行批判考察,发动了一场以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幸福为轴心的人学革命,从而把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注册到了社会主义的逻辑高端,也推向了人的社会存在论的原则高度。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域下解读我党"四个全面"的协调推进,旨在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整体性实践中更确切地把握实施这一战略布局的价值旨归与人学语义,并通过梳理马克思人学体系的深层结构与逻辑理路,进一步阐明与表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高命题。  相似文献   
17.
苏格拉底把诗歌划分为属人的诗歌和属神的诗歌两类:第一类型诗歌是通过技巧对现实世界的一种再模仿,由于这类诗歌是技艺型的诗歌,诗人被划分到第六等级之中;第二类型诗歌则是凭神附的诗歌,诗人凭借着神的临幸创作出优秀的诗篇,这种诗歌是诗人在看到理式世界后浑然忘我创作出来的,相比于第一种类型的诗歌它显然具有优越性,诗人被划分到第一等人中。与哲人的迷狂不同,哲人的迷狂是他人看起来的迷狂而自己的清醒。苏格拉底这种对诗歌的划分,不仅符合了哲学的特性——在讨论之前首先要对某一事物进行定义分类,而且为以后对诗歌的逐次批判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专栏,在报纸版面上发挥着突出版面思想、突出中心工作、增加版面信息量、美化活跃版面的重要作用.研究报纸专栏形式特征和办好专栏的路径,对提高报纸的宣传引导作用和提高报纸的质量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9.
广松涉拒绝传统哲学认识论中的主体—客体二元构架,他将对象性客体解构为显相的所与和意义的所识,而认知主体则被拆解为一种关系性二肢存在,即能知的何人(人称上的"谁")与能识的某人。并且,广松涉突出强调处于认识论客体向度的显相世界中的身体,它并非是一个简单独立实存的物性对象,而是一个在感性对象性的"所知以上"的某种东西,即能知的主体,也就是显相给予所面向的关系性的主体,这是一个物性的身体之上的可以知晓关系性格式塔显相的主体。  相似文献   
20.
《所罗门之歌》是美国著名作家托尼·莫里森的代表作品。它通过一个黑人的寻根之旅来揭示了一个不同种族之间所蕴含的深刻的爱的主题。本文主要探讨《所罗门之歌》中爱的主题表达以及作品所具有的时代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