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1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湖北咨议局是试图推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下的一个省级地方议会的预备机构,却在资产阶级宪政请愿运动中一再受挫,由绝望颜色转向革命,在武昌首义中推波助澜。湖北咨议局立场的转变对于武昌首义成果的巩固与扩大乃至对于辛亥革命在全国的深入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组织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帝制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的大地上消失,是因为存在二个重要的因素:中国先进的革命激进分子不断地为反击帝制复辟而顽强地拼搏和顽强地协作。辛亥革命后黄兴和李烈均在顽强协作中的顽强抗争就是其中的光辉典范。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正需要这样的精神和这样的协作,意义非常重大。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历经80多年风雨,有辉煌,也有曲折和失误,但始终获得群众的拥护。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关键在于中共紧紧抓住并不断满足中国广大群众的根本需求,并以此为契机,把马列主义中国化,为中国百姓所喜闻乐见,使中国百姓坚信中共是他们根本利益的代表者,从而赢得民心,成为中共群众路线的侧重点。这也是我国当前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应遵循的基本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14.
汤化龙是晚清时期激进的立宪派人物,在武昌首义前夕毅然转向革命,武昌首义爆发后他立即成为武昌首义的核心领导成员,为维护首义大局甚至委曲求全,在倡导和推动辛亥革命、组织湖北军政府、制订湖北军政府对外政策、策反清廷海军、制订《鄂军政府组织条例》与《鄂州约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全国辛亥革命和此后中国民主革命起到了实际的示范作用,其历史地位不容忽视,其历史影响非常深远。  相似文献   
15.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作为一个弱国以对德宣战的方式被动卷入这场大战,表面上纷繁复杂,掺杂着各种政治利益与纷争,但从外交和实际效果来看,实际上是为了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在帝国主义列强的夹缝中求生存的本能体现。  相似文献   
16.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一直非常重视知识分子问题。马克思在《剩余价值学说》第一卷中指出:知识分子绝大多数是脑力劳动者,其中一般的工程技术人员也参与剩余价值创造,受资本家剥削。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明确地把知识分子、旧社会培养的知识分子,称为“劳动阶层”之一。这些经典学说为我们党正确地对待知识分子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袁世凯组织清廷责任内阁时期、袁世凯确立其在全国的统治地位时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中德关系客观上朝着互利并逐步趋向平等的方向发展,这种发展方向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德两国同处于不利的国际环境和中德两国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客观互利需要。同时也说明,在辛亥革命模仿西式民主与西式外交精神的影响下,近代中国的对德外交逐步由被动走向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