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76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175篇
社会学   12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苏曼殊和郁达夫的早期小说中悲戚之态遍布,大量的"哭泣"意象是各自文本中特有的言语符号,形成一种既承载悲情怨诉而又独抒个人意识的抒情语言。主人公那喷涌流泻的泪水或是伤感,自伤身世;或是恸哭,前路穷愁;或是怨恨,恨世不争。通过解读"哭泣"意象所勾画的悲情视域,可比较出二人身处离乱之世各异的生命体验以及面对思想困境所抉择的精神出路。  相似文献   
12.
狄更斯和郁达夫都曾在作品中留下对火车的情感和记忆,并且运用了相似的写作手法。他们都非常用心地描绘车窗外不断流动变化的风景,认为这种新的经验不但影响或左右了乘客的心境,也彰显了社会各阶层的生存差异;他们都感到火车与死亡和魔鬼之间有某种神秘的关联。但亲历脱轨事故之后的不同反应体现出火车在两人的心目中和作品中占据着非常不同的地位和价值。从对火车这种物质性因素的重视程度来说,二者可以分别作为中西表现方式的代表,一个是再现,一个是表现。  相似文献   
13.
<正>一次也未谋面郭沫若所读的鲁迅第一篇小说是《头发的故事》,那是1920年发表在《学灯》上的一篇文章。这也是他"第一次看见的中国近代小说"。他对这篇小说乃至鲁迅的创作风格,是这样评价的:"我当时很佩服他,觉得他的观察很深刻,笔调很  相似文献   
14.
认识柚子     
张正 《中华魂》2013,(22):50-51
我们本地是不产柚子的。我在离开小城之后,才认识了柚子。第一次认识柚子,不是实物,而是文字。我本来以为是在郁达夫的某篇小说里,找出那个短篇小说查证,却不是,那便是在另一篇小说里了。可以肯定的是,这篇小说描写的地域背景,是浙汀或福建一带。文中提到了柚子,大概怕像我这样的读者看不明白此为何物,特意在文末给出了注释。大致意思是说,这是一种像某物的水果,主要产于某某等地。  相似文献   
15.
郁达夫的小说中,主人公那喷涌的泪水流泻自觉醒的灵魂深处。那泪水是对封建文化和黑暗现实的强烈控诉;是“五四”时代精神的体现;是一种新的美学原则崛起的象征。  相似文献   
16.
《江西社会科学》2017,(8):112-118
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沉重的社会负荷,使中国现代颓废主义文学的存在淹没于启蒙话语、革命话语乃至政治意识形态的话语之中,无法得到公正、客观的评判。究其实际,现代颓废主义文学是一种美学现代性的表达,来自于对现代进步神话的批判,也是对资产阶级现代性的一种美学反抗。这种反抗既是美学的也是道德的,自有其价值与意义。我们需要为之"正名",进而重构中国现代颓废主义文学图景。  相似文献   
17.
通过郁达夫《故都的秋》这篇文章各个方面阐述散文的语言优美性,语言把我们的一切印象、感情和思想固定下来,它是文学的基本材料。语言优美使散文在反映生活和表现感情上更有自由更生动,也使散文作品洋溢着特殊的魅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重点考察郁达夫小说里面通过叙述一个有意味的故事,"身体"在这一故事中起着两种作用,一是"身体成为一个能指的符号,或者是书写信息的地方";二是"对于身体的认识和拥有,成为叙述欲望的故事及其讲述的动力"。通过解读郁达夫的小说,从而使得上述身体在叙述的功能得以显现。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郁达夫的“学、思、得”三字理论,认为“学”和“思”是对译者责任心的要求,具有现实意义;而“得”,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来看,过于理想化,不具备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精神分析的方法对郁达夫生活与创作之间的关系作了分析,认为文学创作是使郁达夫从自我压抑中找到出路,得到升华,从而实现自我疗救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