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5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李京桥 《新少年》2013,(6):20-21
一个普通的喜爱文学创作的孩子是怎样成长为著名创作歌手的?他经历过怎样的困境?他面临过怎样的抉择?他如何步出泥泞,走向成功,成为数十万"北漂"青年中的佼佼者?在这个从平凡到卓越的跨越过程中,胡海泉成长的"五线谱"上,有他最喜欢的歌手:乔治·麦克;有对他影响最大的人:父亲;有他最钟情的诗人:北岛、顾城。就是在这些文化向往和至爱亲情的奏鸣里,他创造了一个乐坛"最美"的奇迹。  相似文献   
12.
顾城诗歌意象的解读显示 :回归自然和女儿国是顾城理想王国的最高境界 ,在理想的追逐与破灭中 ,又对死亡有着独特的预测性体验 ,最后漂泊无依的顾城渴望家并终于回归了“家”。  相似文献   
13.
在剑桥学派那里,任何思想文本(text)的“合法的”意义,必然是一种“历史性的”意义,而要获得思想文本的“历史性的”意义,就必须复原该思想“文本”所由以产生的特定“语境(context)”。这一点在剑桥学派对洛克的《政府论》所做的修正性诠释中凸显无遗。长期以来,对于《政府论》,一直存在着两种相互竞争的、迥然不同的解读模式:一种观点认为它是光荣革命的辩护书,其目的是驳斥霍布斯的绝对君主理论(absolutism theory),并进而重建权力合法性的来源(这种方法仅关注《政府论》的下卷);  相似文献   
14.
顾城的诗歌创作始于少年时代听到自然界中一种秘密的声音,为了回答这种大自然的召唤,他正式开始写诗,在初期代表作《生命幻想曲》的创作中表达了人与自然合为一体的心愿。他的这个体验也就成为他一生创作的出发点和回归的目标。但是,"文革"末期他回到北京,开始跟人交流、参与社会活动,他的语言被规范,作品的内容也开始带有社会色彩。顾城在初期的创作体验中领悟到诗歌及其语言来自一个超越理性的地方,而回到城市失去大自然之后,诗人只能从探求自己的内心世界获得灵感。这种对内心世界的探求使顾城对理性的自我和认识到的日常语言产生怀疑,结果他诗的语言逐渐失去了意义和意象的连接,同时也让他突破了自我理性和非理性的界限。但突破了界限的非理性不断侵袭他的理性世界,使他备受折磨。为了克服这种恐惧感,他要恢复原先跟大自然自由交欢的诗歌创作状态和心境,所以试图进行原始生活,同时也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和哲学。顾城最后理解到自然不仅是大自然,也是一种和谐的心境。他为了实践这个"自然之境",通过创作试图超越语言意义的有无和自我的理性与非理性的界限,来克服非理性随时侵袭的恐惧,以得到心灵的平静。  相似文献   
15.
从舒婷称顾城为"童话诗人"之后,新时期文学界一致将顾城看作是当代唯一的一位"童话诗人"。但考察顾城一生所创作的2000余首诗歌,远不是一个"童话"可以概括的,其中存在大量的"非童话"因素。从创作历程上看,顾城的"童话诗"主要是在其创作早期完成的。这部分诗歌作品在顾城2000多首诗歌中只占有很小的比例。从创作内质上看,代表着顾城诗歌艺术水准的并不是其"童话诗",而是他以反思文革为背景的、带有强烈批判现实主义色彩的"朦胧诗"。即使是顾城早期的"童话诗",从写作目的来看,也大都与"童话"精神有所背离,其中有太多的与恐惧和死亡相关的"反童话"因素。这些"童话诗歌"从批判社会的意义上来解读更符合其诗之本意。因此,从整体上看,以"童话诗人"给顾城定位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其诗歌全貌的一种遮蔽,甚至是一种深刻的误读。这种定位既不利于我们全面认识顾城,也大大矮化了顾城的诗歌成就。  相似文献   
16.
难忘的16岁     
徐刚 《成才与就业》2014,(24):35-37
正我的16岁似乎已经很遥远了,但其实也只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正逢改革伊始,社会酝酿着巨变,我被上海市第六十一中学录取,开始了高中生活。恩师"老先生们"提起高中生活,就不得不说学校里的众多老先生,当时对老师不论男女一律尊称为"先生"。他们个个儒雅庄重,博古通今却要言不烦,教学格外精彩。面对他们,我和同学们不敢放肆、不得不收起自己的不安分,踏踏实实地对待课业。在他们的谆谆教导下,我探知到文学的风雅、历史的深邃、科学的浩瀚。  相似文献   
17.
声音     
正你被那些艺术家的传奇所迷惑,相信艺术家的生活是最好的一种生活方式,现实中经历磨难的人总以为成为一个艺术家就能解决问题,实际上是问题更多了。很多人由此成为牺牲品,他们真应该干点儿别的。有些艺术家对待他们的孩子、妻子和朋友非常操蛋,可他们的小说、诗歌和绘画又不错,我觉得这是一种可怕的等式。如果艺术让残忍变得合法化,那还是别搞艺术了。人们应该做那些与人为善、彼此欣赏的事情。  相似文献   
18.
刘春 《可乐》2010,(6):71-71
1979年4月,23岁的顾城写下他流传最为广泛的诗歌《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1979年7月,顾城在上海至北京的火车上遇到谢烨。两个人正好坐在一排,于是很自然地攀谈起来。分别时,顾城给谢烨留下了地址。几天后,两人在北京又见了面。谢烨离开北京时,顾城专门去车站相送。  相似文献   
19.
作为诗人的朱湘和顾城,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作出过各自独特的贡献。从憧憬自由、向往光明,到痛苦幻灭、颓丧自沉,朱湘走着一条艰难坎坷的人生之路;而从天真童趣的童话诗人走到灰色的死亡诗人,顾城的灵魂在光明里堕入了永远的黑暗。  相似文献   
20.
诗人朱湘和顾城之死,在中国新诗史上震动较大,曾经是评论界关注的两个热点。作为纯粹诗人和童话诗人对艺术的追求和执著,朱湘与顾城有相似之处,而他们之间的差别又是相当明显朱湘把生命的意义沉醉在诗歌创作中,至于顾城,却将生活等同于诗歌。朱湘和顾城都是十分相信艺术功能的诗人,而他们的艺术世界又存在着一个本质的区别诗歌之于朱湘,是梦想的港湾,精神的支柱,希望的寄托。而顾城,却因他对“个人主体”的沉迷和对自然的发现,力图营造一个脱离现实的幻型大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