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3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160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15篇
人才学   32篇
人口学   23篇
丛书文集   258篇
理论方法论   76篇
综合类   548篇
社会学   102篇
统计学   4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非暴力反抗与良心拒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暴力反抗(civil disobedience)也译为“市民的不服从”。非暴力反抗一语的另一种英文表述是“nonviolentaction”。在使用英语语言的学者中,有的学者主张以“civil disobedience”表示非暴力反抗的理论,如约翰·罗尔斯的《正义论》(1971年);有的学者倾向于用“nonviolent action”表达非暴力反抗主张,如G·夏普的《非暴力反抗的政治学》(1973年)。这两种英文表述方法之间是有一些区别的。其中,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后者突出了抵抗行为的“非暴力”的性质。而在前者,并不完全排除在一定限度内使用暴力手段的可能性,尽管它所要表达的主张也是强调非暴力抵抗。 在日本学者中,一般将civl disobedience译为“市民的不服从”;而将nonviolent action译为“非暴力抵抗”。 在英文中,非暴力反抗还有其他不同的表达方法,如nonviolent risistance、dissent等。  相似文献   
102.
李维建 《文史哲》2004,(1):100-104
巴哈伊信仰是一种新兴的现代性宗教,现代性特征几乎浸透到巴哈伊信仰的各个方面。它的现代性主要表现在宗教灵性的弱化和世俗性的增强、宗教仪式简化、宗教组织的民主化等方面。但是巴哈伊信仰本质上的宗教性特征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它只是涂上了一层比传统宗教更为浓厚的现代性色彩。所以巴哈伊信仰的现代性又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它的现代性是不彻底的。这表现在它所提倡的宗教与科学有限度的和谐、妥协性的现代政治观、宗教经济制度的空想色彩等方面。巴哈伊信仰现代性的矛盾恰恰说明它是一种宗教而不是其他。它的现代性和宗教性二者之间存在着在量的选择上如何适当把握的问题。这种选择将决定着巴哈伊信仰未来的发展。从巴哈伊信仰的现代性所得到的启示是,现存的宗教要想发展,必须根据社会的需要,增强自身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103.
<正> 什么是意识呢?一般都认为“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有的甚至把这说成是意识的本质,以致人们习惯于认为,意识就是认识、反映,意识活动的过程就是认识的过程,意识的功能就是反映。意识能够认识存在、反映存在,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并不能因此就说意识等于认识,等于反映。  相似文献   
104.
当代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战略路径探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本文剖析了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现状以及进一步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观念、法规政策、慈善组织能力等方面的壁垒 ,进而就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路径作了较为系统的设计 ,其中包括 :培育现代慈善价值观、“政慈分开”、推进制度创新、加强慈善组织能力建设等。  相似文献   
10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正经历着以社会结构变迁为基础的,涉及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等社会领域的全面性的社会变革和转型。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全面性、深刻性和广泛性,引起了公民政治认同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并对其产生了严峻的挑战和消极影响,具体表现为:对治理绩效认同的弱化,对意识形态认同的消解,对制度规则认同的流失。  相似文献   
106.
随着农村税费改革进程的加快,2006年全国将实现全部免征农业税及附加。这在相关配套政策滞后的情况下,将导致乡镇财政更加困难,乡镇截留水费动机进一步增强,县乡传统的水费与农业税及附加捆绑收取的模式将遭遇政策障碍,引黄灌区业已存在的收费难问题会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07.
我国传统民事司法程序的分类存在程序分类导向设定偏差、不同程序的彼此高度同质化、程序匹配与切换不畅、非讼程序及特定类型案件程序发展不足的困境。未来民事程序类型化重构应以当事人主义为核心,立足于完善的案件管理机制,兼顾民事诉讼结构的优化与升级,来配合实体法权利体系与民事程序的对接工作。民事程序类型化的逻辑重构可以从三个维度加以展开,重置普通程序与简易程序、速裁程序的边界,丰富与完善非讼程序及各类程序的匹配和转换机制,并设置类型化案件的特定审判程序。  相似文献   
108.
中国传统文化中良心意识原本深厚.从哲人贤达到平民百姓无不知良心为人所具有.讲求良心成为传统社会人们追求正义维护人格的表现形式.然而,随着20世纪阶级斗争论和阶级专政论传入中国后,良心意识逐渐受到冲击.特别是20世纪下半叶,在国家暴力和专政工具的压迫下,国人的良心意识几乎被作为正统意识形态的阶级斗争论和阶级专政论彻底冲垮.学者不知良心为何物,为官者更不知良心有何价值.如今.只能在街头巷尾偶然听到老百姓骂一声“良心被狗吃了!”  相似文献   
109.
关于腐败问题的若干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早已为人民所深恶痛绝,但长期以来这种邪恶现象不仅未能得到本质性根除反而愈演愈烈,其蔓延扩散之势已令举国上下震惊不已。正是在这种情势下,全国人民的反腐呼声空前高涨。反腐败的认同性虽然实现了,但有关腐败的概念、  相似文献   
110.
由于民营经济整体上还处于工业化初期的规模和水平,还存在着组织规模小,布局分散,市场竟争能力弱,经济效益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因此,研究民营企业集群发展是理论界和企业界都极为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