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1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205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627篇
人才学   54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874篇
理论方法论   129篇
综合类   1961篇
社会学   268篇
统计学   2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178篇
  2014年   424篇
  2013年   391篇
  2012年   443篇
  2011年   380篇
  2010年   365篇
  2009年   307篇
  2008年   300篇
  2007年   217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破坏、灭失等威胁,如何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前世界各国面临的重要议题和使命。从传播学的视野出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在国际间进行的是理念的交流和传播,而在国家层面是法律与政策的宣传,在微观层面则是传统技艺的有效传递。目前,与具有先进保护经验的国家相比,我国的保护理念和措施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特别是经济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有较大的影响,需要在法治的前提下建立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机制,遏制违背保护原则的做法。  相似文献   
102.
白山地区美好的自然风光每年都吸引大批游客来此观光。据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满族人口数量1041.0585万人,约占中国人口的0.77%,少数民族人口的9.28%。(1)在吉林省满族为第二大少数民族,而白山地区的鸭绿江流域是满族人的发源地和聚居地之一。将这一地区的旅游与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既可获得经济效益,又可更好地保护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白山地区的旅游面临转型,打出满族传统文化这张牌可更吸引游客,提高旅游收入。  相似文献   
10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全球性的热门话题,各个国家都致力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工作,然而保护和开发,永远是矛盾而又要共处的两极,这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变成一项世界性的难题.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大潮带来的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非物质文化遗产绝不会一成不变,在应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过程中,既有继承,又有重构,也有创新,在新陈代谢中不断发展.如何实现保护与开发的双赢,还值得我们继续钻研.本文试图从产业化的视角,结合人类学的知识,对史诗《玛纳斯》的保护与开发进行初步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4.
《社科纵横》2017,(1):158-16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印证,高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有力保障,对大学生德育教育、培养大学生创造力,宣传地域文化,带动经济增长,增加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5.
图片新闻     
正2013年12月23日,由国家民委、文化部主办,民族文化宫承办的"2013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周"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开幕。国家民委副主任丹珠昂奔(右二)、文宣司司长武翠英(右四)等出席开幕仪式并观摩了展示现场。在开幕式演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恩施扬琴为现场嘉宾展示了长达20分钟旋律优美的精彩表演,得到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罗一萌/摄  相似文献   
106.
今天,全球化已经形成世界潮流,其推进速度之快、影响之广,超出了人们的预期和想象。一些拥有经济竞争、技术竞争、资本运作强势和话语霸权的国家和民族,影响着全球化的进程和方向。特别是伴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旅游业的升温,带有明确”现代性”特征的商品、货币、图像、技术、知识和思想等在全世界迅速扩散,致使人们在接受新知识、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不自觉地渐渐疏离了滋养他们的民族文化和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07.
李跃平 《民族学刊》2014,5(6):88-89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主办,由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广西河池学院、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来宾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和广西忻城县人民政府联合承办的“第四届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8月19—22日在广西忻城县隆重举行。本届“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主题是“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108.
《民族学刊》2014,5(6):2-F0002
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民族博物馆之一,现有经堂馆、藏族馆、彝族馆、羌族馆、白族馆、纳西族馆等六个展馆,已收藏国内30余个民族的文物12000余件。本期推介的藏族馆有手工艺厅、世界级文化遗产展厅和世界级自然遗产展厅三个展厅。手工艺厅通过18个工艺门类展示藏族手工艺的精湛技艺,其中包括泥塑类、铸造类、雕刻类、书法类、乐器类、车磨类、陶器类、马具类、纺织类、首饰类、家具类等手工艺品;世界级文化遗产展厅通过壁画和模型展示9个主题的世界级文化遗产,其中包括热贡艺术、天文历算、人类起源、藏族面具、藏族戏剧、藏医藏药、藏族木刻印版、《格萨尔王》文化、布达拉宫模型等文化遗产;世界级自然遗产展厅展示藏区的圣山、圣水、圣湖。  相似文献   
109.
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牧民们除了在草绿花红、马壮羊肥的夏季举办那达慕以外,每到冬季进入腊月,同样也要举行一场别样的冬季那达慕,这已经成为草原上一年两度的传统盛会。那达慕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10.
卷首语     
正本期"文学人类学研究"栏目收录4篇文章,分别来自探索夏王朝都邑的一线考古学者和文学人类学学者。文章主要从四重证据法所倡导的第四重证据入手,聚焦新问世的以出土玉器为主的夏代文明展,从玉礼器玉兵器及其与青铜器的关联,加上甲骨文汉字"國"的造字表象作为二重证据,综合审视相当于夏代纪年范围(即公元前2000年前后)的华夏国家形成与文明起源情况。具体包括叶舒宪《从汉字"國"的原型看华夏国家起源——兼评"夏代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