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2篇
综合类   2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论西部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战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西部如何参与开放条件下的市场竞争?发展特色经济,避开产业趋同的恶性竞争是最佳选择.本文从特有资源品种和与之相联系的特有商品品种,开放性的市场需求、差别性的市场需求和有竞争力的市场需求,特有品种的开发生产技术水平及商品的科技含量水平等方面对特色经济进行了界定.对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经济的总体战略内涵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概括,并就发展特色经济的资源依据、路径选择和基本方向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2.
我国目前客观上存在着巨大的民间投资需求,但现有体制下民间投资渠道狭窄,由此引发了金融市场和经济秩序方面的诸多问题,开通和规范民间投资渠道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3.
畜牧业是藏区相对落后的产业,其发展还受到草原过载的资源约束、受到畜产品相对过剩的市场约束、受到西部大开发区域经济功能定位--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约束,发展与保护的矛盾突出.藏区牧区产业结构单一,畜牧业是其唯一产业,牧区现代化必须依赖畜牧业的产业化发展.本文在对此进行深入的经济学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以草定畜"不是解决草畜矛盾的根本出路;"人草畜三配套"建设是产业化的台阶;制约产业化发展的基本因素是"四个落后"、一个"断桥";"以草立业"是产业化的基础;科技进步是产业化的关键;建立和完善畜产品销售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产业化的保证等一系列发展思路的框架体系,以期推动或加快藏区畜牧业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24.
生态建设区域中有两个问题不容回避:一是生态建设的国家补贴有一个明确的时间段,时间段过了这些地区又怎么办;二是生态建设的国家补贴,只够维持生存而无助于脱贫致富奔小康,那么这些区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的目标如何完成?看不到或不愿看到这两个问题的严重性,终久是要出问题的。本文以四川民族地区为例,就解决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途径和办法进行了探讨,以期在理论和实践上实现突破。  相似文献   
25.
[摘要]青藏高原,是生态环境脆弱区域,如何实现西藏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学界争论较大。目前,那曲仍然是电力十分缺乏的地区,严重地制约着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同时,该地区又是水电、光伏、风电等资源比较富集的区域。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以投入产出成本、生态环境成本、项目寿命周期等因素比较,得出的基本结论是,该地区“十二五”能源发展战略应该是以水电开发为重点、优化结构、增大总量,彻底消除经济发展的能源瓶颈。为了把水电开发对社会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化,在战术上提出了水电开发必须遵循留有余地、保持生态流量原则,低坝多级、保护优质耕地原则,让位文物、保护文化遗产原则等多项建议,从而实现了理论提升和对策创新。  相似文献   
26.
在贯彻党中央“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不得不看到一个基本的事实,四川民族地区社会事业发展的巨大落差,尤其是地方病防治问题形势严峻,地方病不仅没有得到根本遏制,有的病种患病率居高不下,甚至呈蔓延趋势,已经影响到区域和谐和社会稳定。“因病致贫”和“因贫致病”的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民族群体健康,从而制约区域生产力发展,有的小区域甚至出现生存危机,个别少数民族家庭存在消失危险。本调查报告从根源的、构成因素的、制度的、体制的、技术的、生产生活方式改变的多视角等方面,提出了综合防治的对策及建议,具有较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7.
毋庸置疑,目前的生态建设更多的是政府行为,生态保护力度呈现出从上到下的递减趋势,在贫穷落后地区更是如此。如何将政府行为变为社会各界的自觉行为,这是生态建设“长治久安”的必要社会基础。贫穷落后与生态环境恶化往往呈现出互为因果式的恶性循环,这是导致西部广大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举步为艰的关键所在。现在有的地方出现了“两个极端”现象──从过去只重视发展而不重视生态环境的极端,走向只重视生态环境而轻视地方群众生存和发展的极端。任何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政策措施,如果不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相协调一致,如果不坚持人本主义的基本原则,都是不可能长久的,有时甚至可能激化矛盾,造成地方或区域的社会问题。这是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中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在西部贫穷落后的民族地区尤其应该如此。  相似文献   
28.
四川是多民族的大省,民族研究有突出的人文地理优势,有良好的发展基础。本研究对自“六五”以来四 川民族学科承担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摸清四川民族学科的优势,以利于民族学科参与国 家项目的竞争,提升民族研究的学术地位,促进社会科学的繁荣。  相似文献   
29.
历史上,从先秦到隋唐时代的漫长岁月里,西部曾经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创造过无数的灿烂与辉煌.同时,西部又是多民族聚居与活动之地,在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巩固的历史进程中,西部地区扮演着重要而不可或缺的角色.但是,到了宋、元时代,出现了历史性的重大转折,西部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地位逐渐丧失,西部从辉煌走向了衰落.作者以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对西部历史的这个演变进行解析,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对于昨天的西部来说,衰落在战乱、贫穷在生态、落后在科技;对于今天的西部来说,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是硬道理.和谐发展也是硬道理.这对于当前的西部大开发来说,是需要记取和深思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