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10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65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83篇
社会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49 毫秒
31.
关羽也是柳下惠?民间传说,当初曹操为了乱关羽和刘备君臣之礼,把关羽同刘备的两位夫人安排到一间房子里居住。对于此事,刘备一直耿耿与怀。一天,刘备告诉两位夫人说,晚上不回来住了。夜里,却扮成关羽嗓子喊门。到了甘夫人那里,甘夫人说:"关老二,你不一直是个骡子吗,今天是怎么了?!"刘备又到了糜夫人那里,糜夫人回答得更干脆,说:"他二叔呀,早那些天你干嘛去了!"刘备一听,知道关羽没做对不起自己的事。  相似文献   
32.
王羲之书法作为两晋以降士族身份的象征之一,是以书法为纽带的唐太宗君臣追求个性解放的方法之一,并被太宗作为推行文治的一种手段加以提倡,使其得到了空前的推广和发扬。高宗至玄宗诸帝以此为契机,把书法发展为科举取士和官吏铨选的重要标准之一,使其从单纯的艺术上升到政治的层面,对唐代政治及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3.
刘邦与其功臣集团关系析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邦能在楚汉战争中取得决定性胜利,实有赖于刘邦阵营内部两个强大的实力集团即封侯者集团和诸侯王集团。封侯者集团由丰沛故人集团与归依集团构成。其中,丰沛集团对刘邦集团势力起着凝聚作用,是其实力核心。而归依集团是刘邦势力的谋略层,与丰沛集团归合,结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团结的作战和谋略核心,它是刘邦立于不败之地的智力基础和西汉初期政权的支撑力量。诸侯王集团的形成是刘邦在敌强我弱形势下迫不得已而采取的权宜之计,是双方以纯粹的利益目的结成的联盟。刘邦在起初时他们是重在利用,兼有防备,直至项羽破亡,双方反目,诸侯王遭到屠灭的命运。  相似文献   
34.
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关系一直是众多后来者称慕的对象,刘备自己也认为得到诸葛亮是“如鱼得水”。这种对他们之间关系的形容,得到后世大多数人的赞同。那么,笔者试问:他们之间的关系真的像表面上那么的融洽吗?透过历史疑云,揭示事实真相,笔者发现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很和谐。  相似文献   
35.
次对作为中唐以来新兴的奏对形式,是关乎君臣沟通的重要制度.它的产生与当时朝会听政制的转型、唐德宗猜忮刚愎的具体政情密切相关,此后历经诸帝损益,终唐一代,为皇帝延英、入閤听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行政中发挥着相当作用.由是之故,唐王朝中央的政治权力分配、皇帝的统治实现方式都发生了改变,且影响着此后的政治体制变迁.  相似文献   
36.
道家对于"人臣"所承担的职责看法,与西方一些现代政府职能理论颇为相近。臣下的"有为"是对人君"无为"的补充,臣下该如何"有为"自有其限定,因为臣下的妄为同样会损害政治的合理性。在君臣关系方面,道家强调以道相合的新师友型君臣关系。在人臣所执行的职责中,道家认为"为无为"的礼法度数只是一种次级价值,本源的在于本乎德性天理之所"为"。它将自化、自正、物适其性的自治观念带入政治生活,真正确立了重视个体价值的政治原则。  相似文献   
37.
目前对《隋志》的研究,有的学者侧重对编撰作者进行考证;有的学者重在从书目分类的沿革变化探究其学术源流;有的则着重于研究《隋志》的编撰思想。本文从官修书目这一角度探讨,在留意《隋志》学术价值的同时,侧重于将其放在唐初的时代背景下,考察君臣治国的文化方略。概括为四点:(一)尊经尚儒;(二)以史为鉴;(三)儒释道三教并行;(四)总而不遗。  相似文献   
38.
说到忠诚,首先会联想到关云长的忠义千秋,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代表“义”。忠诚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体现。忠诚有利于巩固君臣关系、保障家庭和睦、安定国家社稷。忠诚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品德之一,历史典故不胜枚举,诸如诸葛亮的“鞠躬尽瘁”、岳飞的“精忠报国”等背后都有脍炙人口的故事。  相似文献   
39.
周玲  尹晓彬 《晋阳学刊》2012,(1):111-114
汉末,在政治秩序濒于崩溃的社会现实的刺激下,汉末士人们强调臣之"忠"的条件性,进而明确地提出君臣"两立"的观点,尝试从两个不同的向度对君臣关系作了深入的讨论,从而呈现出与东汉早期"君为臣纲"强调臣对君绝对服从完全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40.
乾隆初期,高宗弘历颁行的禁酒令引发了君臣广泛的讨论,他降旨将禁酒由临时之策转为常年之法,并将所禁之物从烧锅到酒曲,范围从北方五省扩展到全国产粮区。禁酒由国家颁布法令,渐为地方官教化条规。弘历多年推行禁酒令,虽难贯彻实施,但他却树立新君形象,彰显其勤政爱民的理念。由此折射出高宗初政时期驾驭官僚能力的增强和治国之道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