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1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16篇
社会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美国南海政策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冷战时期,发展于70年代中关建交的过程中,最终经由冷战后中美战略关系的调整而趋于定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美国南海政策确立了从属于东亚整体战略,以及一般情况下保持中立“不介入”具体争端事务的基本原则.然而,在东亚整体战略主导美国南海政策的情况下,中立不介入原则并非永恒不变.美国国务院外交档案、国家安全档案和盖尔公司解密文件数据库的资料分析显示,美国南海政策的基轴不在于南海争端不选边站的原则,也不在于对盟友的承诺,而在于美国亚太利益对南海政策的战略需求.  相似文献   
43.
"家"对于华人而言有着深刻的含义,这种既是责任又是义务的认同使得海外华人能够抱团生存,不仅形成了特有的"小生境"而且一直以"通道"相连接。孔飞力先生在《他者中的华人》简要地描述了中国近现代的移民史,梳理移民史进程的同时也提出了很多新的视角,使得读者对于近现代不同阶段移民外出的原因和结果有了初步的认知,对移民的生存环境和适应移居地的情况有了充分的理解。文章从文化的角度,以"家"的视角来看早期华人移民的迁出和在迁入地的适应和生存情况,以及这种文化观念对于移民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4.
1991年中越建立了正常的外交关系,为越南的华文教育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越南的华文教育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但是相对于东南亚其他国家的华文教育来说,越南的华文教育略显迟钝。本文从越南华文教育的历史、越南华文教育兴起的原因、越南最典型教育机构华文中心和越南华文教育存在的不足四个方面阐释越南华文教育。  相似文献   
45.
TPP协定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新区域主义的最新产物,由于其针对的是亚太地区,不可避免会对中国产生重大的影响。人权一直是中国与西方国家交往中的难点,而TPP劳工条款中更能体现出对劳工人权的维护。在今后的全球贸易中,如果想占据主动地位,中国就必须对现存的劳工环境进行改善。本文从工会、出口贸易两个方面入手,讨论TPP劳工条款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及中国应该怎样应对,以寻求在未来的全球经济贸易往来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46.
刘鹏 《南亚研究》2014,(4):47-66
孟中印缅次区域合作(BCIM)的国际机制从1999年产生到现在已有15年,从二轨的地区合作论坛上升为一轨的经济走廊是该机制取得的重要进展,但仍需要进一步提升制度化水平。其现有的优势是开放性和灵活性,但也面临着五个方面的问题,即模式选择、政策不确定性、缅甸问题、互联互通问题和国内整合难题。同时,根据现有国际机制理论的发展,选取有效性和合法性作为制度化水平的衡量标准较为合适。要实现制度化水平的提升,还需要了解四国对参与构建国际机制的态度。四国对BCIM合作机制的态度还存在差异,中、孟的态度较为明确,而印、缅的态度还不明确。当前BCIM国际机制面临的问题首先是要为区域合作设定明确的目标,现有的选项包括了次区域国际组织、自贸区模式和维持现有模式。此外,还需要根据国际机制所包含的要素进行仔细设计,其中包括国际机制的成员资格、国际机制的议题范围、国际机制的集中程度和国际机制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47.
综合国力研究始于西方,属于西方政治学与国际关系理论中权力(power)理论的一部分;中国综合国力问题的研究是对西方相关理论的发展与突破.中国的综合国力理论已经与西方相关理论体系分道扬镳而自成体系.这是一种学术的自觉和创新,但也存在一定的学术失范和对西方相关理论的承接不足,因而缺乏国际学术对话.追根溯源,比照差异,有助于这一理论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48.
从秦始皇统一六国至今,壮族政治文化的演变与发展轨迹为:依附型政治文化→地域型政治文化+依附型政治文化→地域型政治文化+参与型政治文化.而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壮族“民族区域自治”的自治程度不足导致壮族政治文化中的地域型政治文化的成分不高;壮族民众的政治参与程度不足导致壮族政治文化中的参与型政治文化的成分不高.  相似文献   
49.
刘义强  范静惠 《东南学术》2023,(4):92-104+247
伴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入发展,多元主体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话语权逐渐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公共议程设置的动态转换机制研究成为焦点。通过“二阶多源流框架”对公共议程进行分析后发现,在生活与治理高度互嵌的基层场景中,公共议程设置目标的实现往往要经由二阶适应性转换。这种转换以一阶议程的推进基础及其经验教训为逻辑起点,以关键行动者的作用发挥、社会政治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经验共识的拓展迁移为前置要素,通过信任、学习与网络发展等关键机制,进而实现深层交汇的成熟“三流”。社区商居冲突治理典型案例的分析可以验证基层公共议程设置适应性转换的实现逻辑,进一步探讨公共议程设置转换的逻辑框架,提炼“中国之治”思路创新和环节优化之策。  相似文献   
50.
考察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全过程,论述美国在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对华政策的决策模式。结合美国学术界现有的理论观点和美国政治的实践,提出了一种新的决策模式——多元社会模式。尼克松政府的对华决策符合理性行为体模式,福特政府的决策模式是多元社会模式,而卡特政府的对华政策更符合官僚政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